第03版:信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信江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6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寂寞的龙溪街

  咏梅

  刚转过街角,我就猝不及防地闯进了龙溪街。

  街头一棵不知年龄的大樟树。阳光透过密密匝匝的绿叶,只在地上点洒了几个寂寞无力的光晕。树下,坐着一群扎扫帚的老妇人,她们头上都簪着一朵新采的白栀子花,使整个人都显得精神。新割的芭茅秆在她们手上娴熟地翻转腾挪,闪出又美又白的光。她们笑眯眯地打量一番我这个不速之客,转头望向老街深处的乐安河。见我没有挎着相机,她们眼神里不免闪过几分落寞。

  刚转过龙溪街的拐角,半截颓圮的老墙上,一丛扶疏垂挂而下的蔷薇,阳光似的兜头泼洒下来。我一瞬间,竟挪不动脚步。那纯白的、淡红的、微粉的;欢笑的、含羞的、忧郁的;推搡的、捉弄的、耳语的;热烈的,内向的,冷静的……各种各样的花朵挨挨挤挤,简直是一群学堂少女结伴春游,贸然闯进木讷的小巷。这一丛无人看管的寂寞蔷薇,灿烂得叫人心软,叫人忍不住驻足花下写一首与初夏邂逅的情诗。新吐的榴花,从老街两旁人家的墙头漏出,像极了寂寞的星光。枇杷的果实还是青涩的,却早已迫不及待地在枝头招摇窥探。

  老街的道路铺着石板,石板上磨出深深的车辙。初夏的温和日光亲吻路面,泛出一片斑驳迷离的光彩。这光彩漫漶成一帧帧成过往的画片:熙来攘往的人流与车轮;乐平农夫推着“乐平车”,把黄豆、稻米与蔗糖运到这里销往徽州;徽州和德兴的商人把茶叶、木料运到这里顺河而下,行销江浙;江淮的盐包,也在这里上岸交割;临街店铺里有操着各路乡音的商人在讨价还价;小巷里满腹经纶的文人才子在小楼听雨,待字闺中的姑娘在深巷买花……当年这个皖赣两省的水陆码头,因水运便利而商旅云集。“小小香屯镇,大大龙溪街。”因有了龙溪街,才有了香屯镇。也因此,南宋才子洪迈的《容斋随笔》里就多了几个香屯的故事。明朝始设龙溪市,清朝的两淮盐运在此设香屯卡,民国时浮梁茶税总局在此设分局。龙溪街,是乐安河流淌出来的“香烟屯聚”和“五方杂处”。繁华事散,流水无情。只是如今的龙溪街生出些许寂寞。

  幸好,临街的铁匠铺里竟还燃着未熄的炉火。两位老铁匠卖力地敲打着通红炽热的铁块,飞溅出无数的星火。这些星火就像老街曾经的繁华一样跌落星散。风箱在沉重的地呼吸,各种颜色黝黑的铁器挂在陈旧的墙上,仿佛陈列着繁华之后的冷清寂寞。

  一间雕梁画栋的老宅门头里竟是一家碾米厂。碾米厂的主人在老旧的杉木板壁上贴着红纸,很贴心地写上“磨粉加工费,每斤五毛。”“米不干,浪费米和电。”的提示语。磨粉机台座上散落着一层米粉。主人是个看起来很精神的老汉。他正在吃饭,见我站在门口,热心地邀我进屋坐。“我开碾米厂四十年了。”他有些骄傲地说。“香屯也叫香潭,龙溪街也叫龙溪市。以前这是家店铺,生意做得很大。徽州人吃的粮,乐平人吃的盐,九江商人要的茶叶,都要这家店经手。我在这家店当过学徒,就是打算盘算账的那种。”“现在这家店只能碾米了。”主人有些落寞地说这话的时候,夕阳正好返照到店门的杉木门板上,浮出一些温暖的体恤。

  从老宅出来,我漫步到乐安河畔。乐安河,还在自顾自地流淌着。水面上点点白鹭翩跹,像镜天的飞雪。鹧鸪鸟在水边茂密的树木里一声声地啼叫,把初夏的光影叫得有些迷离。水声从远处漫来,我仿佛看见无数的旅人商宦在此停船吟哦。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徽州婺源著名官宦江峰青乘船经乐安河回乡闲居,路过龙溪街,在此停船上岸,写下《过香潭》一诗:“行近香潭潭水香,碧波深处响榔桄。鸟栖桕树花如雪,霜入枫林叶渐黄。一舸羊裘鱼换酒,十年鸿爪客还乡。昂藏意气年来减,犹有文章作作芒。”江峰青当年乘船路过龙溪街赴任时意气风发,时隔九年返乡,山形依旧,但人世已然变换。我想,这乐安河畔寂寞的龙溪街也有足够的勇气接受铅华尽洗之后的人世变换。

  白鹭鸟鼓起双翼,轻快地划过河岸。河岸边上,美丽集镇正在施工,工地上车来车往,正是一片如火如荼的景象。亲水公园,休闲绿道已初具雏形。用不了多久,这里将成为龙溪街文化街区的新地标。老街也将逐步修缮美化,成为德兴一张文化历史名片。白鹭鸟结成群,越过河岸,朝一片林立的高楼上空飞去。那里矗立着德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栋栋厂房。一辆辆运载汽车,满载着货物从园区驶出。一条铁路连接着园区,火车拖着一节节车皮,带着青春的呼啸和些许野蛮的力量驶向远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 -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信江
   第04版:专题
洪家店豆腐
故乡的梨树
麻粟村
寂寞的龙溪街
重读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