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信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信江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7月1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散落在镜头中

  曾雪敏

  我向来喜爱话剧,一有机会便去参与和编排一些演出,奈何我们这个时代娱乐产品实在丰富,话剧不可谓不小众,走进剧场的除却资深的戏迷与票友,多半是从业者和学者。现代话剧或许有着一定的审美门槛,但微电影的诞生却使得每个人都获得了成为“主角”的机会,“戏”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次消遣,一次演绎,而是实实在在让我们拥有了体验别样人生的机会。机缘巧合之下,我参与了两部微电影的拍摄,鞍前马后的奔波却忘却了辛苦,十足是过了把戏瘾!

  且说第一部《暴走的妈妈》,剧情是简单的长辈替儿女相亲,而拍摄过程则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吴洋洋年近三十,内向且不修边幅,吴妈妈便急急忙忙奔赴各大相亲现场为儿子寻一段姻缘。相亲大会最重要的就是热闹的氛围,为此我煞费苦心,将母亲也一并邀来参演,骆书记在鼓号队召集20名长辈演员才勉强凑够45位群演。于是我们便从正午的烈日当空拍摄到凌晨的夜色如虹,终于完成四个场景的拍摄。相亲大会的“会址”选在忠孝园景区,会场上俊男靓女的信息琳琅满目令吴妈妈目不暇接,吴妈妈转了一圈却并不满意,只是“像一颗大白菜挂在那里供人们挑来挑去的”。她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自己跑网约车来替儿子觅佳人。于是已到退休年纪的吴母竟考起了驾照,她爱折腾、不服老的可爱性格跃然眼前。

  这场戏,我被安排同一位小朋友踢毽子。一件简单的小事有着出乎意料的发展,我足足踢了整整一个小时,导演对于每一个段落精益求精的追求使片场颇有一种拍大片的既视感,“好,这遍大家很棒,我们再来一次”导演在现场笑眯眯地说了七八遍颇有些幽默,尽管我仍咬牙坚持,但我酸痛的腿已不住地发出抗议。反观吴妈妈则更具演员的敬业心,她身材富态,行动却灵敏而滑稽,具有一种天生的亲和力,一看便是喜剧演员的料,对待每次拍摄更是一丝不苟,一切以导演的要求为准,让人不由暗自佩服。

  这一次我带两名女生搭乘吴妈妈的车,去黄金大桥拍戏,这场车中戏两位女演员落座后排,而机位设置在前排,所用的长焦镜头使画面中演员和车辆主次分明,并用特写镜头来营造出私密的空间感。当需要后排与前排互动时,则转而使用“后排拍摄”方法,营造出一种轻微断离的感觉,例如后排乘客与司机之间,仅靠前排扭头便可与反光镜建立联系。亲历这场拍摄,虽画面不多,却令我真切地感受到影视作品中我们所见到的小小一个镜头背后的庞杂知识与需求,场地、灯光、演员等各方面的准确配合是影片质量的重要依仗。

  再次转场到宝能城西区,彼时落日的余晖已洒满天穹,吴母仍然开着车在路上奔波,载美女,赶高峰,到最后一场九方地下人行道的戏拍摄结束,时间已近深夜,困乏开始缭绕在大家身畔,但深夜的寒风又强打起众人的精神,尽职地完成最后的任务,直至凌晨结束,这大抵是演员们的工作常态。

  另一部《公鸡地图》,我就不曾像上一部影片那般深度参与。尽管片名勾起我的好奇,但由于工作原因,我在杀青那天才到达拍摄现场,刚进停车场,有一股充满年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四层的老式水泥房,每扇门紧密相连,每层楼的人家共用一个过道,楼梯扭曲着身姿蜿蜒而上,天台晒满了衣服、香肠、腊肉,恍若上世纪末的遗珠。这里仍有不少住户,连同旁边的小卖部一切构成着老城的烟火气。

  我来时恰逢女主角陈依莎跟男主角张博楠对戏,他俩饰演一对母子,戏中充满了悲情,渲染了感人的氛围。男演员张博楠特种兵出身,高挑的个头下是远超同龄人的成熟稳重,面对我的拍摄请求更是有求必应。而女演员陈依莎则在《公鸡地图》中饰演中年和老年的母亲。戏中已成年的主人公陈宇陪妈妈回到老屋,经久未住,房顶结满蜘蛛网,打开门便是老房的一阵霉味。陈宇想起儿时因跟妈妈赌气而藏在竹椅里的信,那是爸爸寄出的最后一封信,再次读信,他泪流满面并准备带着母亲踏遍父亲曾踏足的每一寸土地。

  随着剧组的车辆开动,我同化妆师聊起了女主角老年妆的画法,她精湛的技艺令我艳羡不已,特效化妆师不同于普通的化妆师,他们主要目的不是人物的美观,而是为影片服务。比如女主角的老年装,首先需要了解她面部的肌理结构,纹路走向,再建模。眉毛,发型也要稀疏。如果说一般的妆容在于追求精致和初衷,那么特效妆容则旨在低调,越是化妆越是要不着痕迹,让观众“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入故事的拟真环境之中。

  车行至上犹江水电站,水沿坝体倾泻而下,在镜头前,这座历经半个世纪风雨的水电厂,又将在这片古老又神奇的红土地上,在隽秀的山水间,奏出一曲曲气势恢宏的乐章。演员们开始有条不紊地筹备与拍摄,而我则游客似的闲庭信步,驻足摄影。面前充满年代感的学校、上犹电力招待所、永久桥,他们仿佛被封存在原生态的山水,与外界的时间流逝保持着距离,令我仿佛穿越回父母的青春岁月。

  水电站河边,母子俩正对着戏,读信、谈心、流泪、释怀,演员深入戏内,丝毫没有掺杂矫揉造作的表演。我们安静地站在一旁不敢叨扰。临近下午,匆忙挖一口饭,紧接着又去拍小陈宇的杀青戏,小陈宇的饰演者小演员崔皓禹年纪虽小,却已是名副其实的小戏骨了,这个补拍镜头他轻松完成,当装着地图的饭盒被扔进河里,他望着饭盒久久不愿离去……只听“咔”的一声,制片人递上鲜花,小陈宇戏份杀青,一切都显得简洁干脆,而小皓禹在妈妈的陪伴下匆匆赶去下一班飞机。

  剧组的生活向来如此,即使镜头里的故事再深情、再舒缓,镜头之外永远是匆忙与焦急,或许对于演员来说,镜头中的世界才给自己急匆匆的生活留下些许慢条斯理的思考和等待,这便很难说清戏里戏外究竟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人生。我并不是专业的演员,更未经戏中的人生,我只知道,当我深夜离开,《公鸡地图》的片场仍是一片敞亮,“戏”仍在自言自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 -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信江
   第04版:专题
护花的小脚老太太
一念南浔千古韵
苦暑
散落在镜头中
心中的小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