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华
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一定要路过村口的一个小茅屋。小茅屋里面住着一个老太太,她年纪很大,满脸皱纹,个子很小,被裹了小脚,说话声音尖细。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房子很矮小,月季丛却好大,遮挡了门右边的一堵墙。我每次看到茅屋前的月季都是花开蓬勃,一树猩红,美得让人窒息。花满枝头的月季成了村口最美丽的风景,每次路过都忍不住停下脚步,远远的欣赏。
但凡女孩子都喜欢美丽的花朵。我姐姐路过时,忍不住就想去采几朵。院子里有一条黑狗,骨瘦如柴,目露凶光,人一靠近,狂吠不止,屋子里的老太太就从房子里面蹦出来,小脚支棱起来的身体左右飘摇,她气势逼人,大声呵斥,辱骂不止。小女孩羞愧难当,落荒而逃。即使是中午休息时间,老太太也不懈怠,狗子一叫,即刻冲出。女孩们往往都不能遂愿,她们对老太太恨之入骨。
老太太看花护花一丝不苟,非常尽责。20世纪70年代,那年头大家生活都非常困苦,时常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她的房子破旧矮小,院子也不大,用木槿做成篱笆,院子干净整洁。这个孤苦伶仃的老太太,不可理喻。花又当不了饭吃,又卖不了钱,漂亮的花给人分享,让人家女孩子摘几朵,插在头上,给苦涩的岁月添些色彩多好啊!我不能理解 ,所以也厌恶这个老太太。
几年以后,老太太去世了,黑狗也不知所终,月季花无人看守了,爱花的女孩们随心所欲地摘取,不到两个月,月季树光秃秃,连花苞都不剩一个。再过了两个月,茅屋坍塌了,月季花连根被砍掉了,茅屋拆除平整成晒谷场,外婆村口的风景从此消失。
几十年过去了,读到诗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想起那个护花老太太,诗句虽然寓意是莫失良机,但诗句逻辑表达是多么荒谬!鼓励人们“有花须折”,世人皆折花,枝头岂有花?在那个苦涩岁月,孤独的老太太生活困顿,一树月季花,是她的生活全部色彩!或许月季花寄托了她的特别情感,或许她与这月季花有非常的故事,一树花、一黑狗是她的忠诚伴侣。她爱花如命,不允他人采摘,她用辛勤看护和恶毒语言来保护她生命之花。
她健在,花团锦簇;她逝去,花落树枯。有花须护佑,无花不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