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讯 余干县人民法院以法官驻村联络点为依托,不断将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的关口向源头推移,逐步推动“法官+调解员+网格员+群众代表”联动解纷模式的运用,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县435个村(社区)挂牌成立“联村法官+”联络站(点),逐步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的效果。
笔者了解到,挂牌后的“联村法官+”联络站(点)由余干法院法官及法官助理、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群众代表组成,100余名联村法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联村法官+”走访活动,各挂点法官积极发挥“联村法官+”工作机制的效能与作用,努力拓宽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途径,推动更多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口用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据介绍,“联村法官+”联络站(点)发挥源头化解、分流矛盾、延伸服务的优势,已经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纠纷。
张某与吴某系夫妻,双方早在几年前就已感情破裂,女方多次向男方协商要求离婚,但男方均以两孩子尚未成年且自身不愿离婚为由拒绝。女方多次协商无果,后无意中试着拨打瑞洪镇寺昌源村村委会张贴的“联村法官+”人员公示牌中联村法官电话进行咨询。联村法官在接到当事人电话后,经过初步询问了解了基本情况,便立刻联系该村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群众代表,并在村委会现场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在现场调解过程中,联村法官了解到当事人之间纠纷的最终症结是对孩子抚养及抚养费不能达成一致,群众代表运用同理心和共情耐心倾听,缓解双方情绪。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从情理和有利于小孩成长的角度分析利弊。联村法官从法理角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抚养费的给付和子女抚养的法律问题进行释法明理,双方最终同意孩子由男方抚养,女方给付相应抚养费。
“村里来了法官,乡村和谐多了”,是群众对法官联村活动最直接的评价。自开展“联村法官+”活动以来,该院联村法官走访群众百余人,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80余人(次),帮助处理涉法问题10余起。下一步,余干县人民法院将创新思路,推动建立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联合化解工作机制,全面提升诉源治理工作成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韩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