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这是2010年9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也是他对方志敏《清贫》精神的深刻解读与最高赞扬。“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句话是方志敏同志艰苦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苦学生
方志敏8岁开始读私塾,共读了11年的书。为了供他读书,家里面欠下了700大洋的巨债,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一文中,回忆了“一个苦学生”的求学经历,记述了一个负债人心里不可描绘出来的深忧。但也正是因为是一个苦学生,从小他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方志敏在九江南伟烈学校读书时,同学们见教室里来了一位穿得十分朴素,面容消瘦的青年,这就是方志敏同志。他的行装很简单,只有几套旧衣服和一件蓝色长袍;此外还有一床毯子铺在两个板櫈架着的木板床上,一年到头就是一床旧被子。可是,方志敏同志非常整洁,起床以后总是要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的,桌上的书也摆得非常整齐。他只有一双布鞋和一双破皮鞋。平常他不舍得穿皮鞋,下雨天穿过了以后,总要擦得干干净净的仍旧放在床底下,等下次再穿。
穷人的主席
1929年,信江苏维埃刚成立,方志敏任主席,有人对他的母亲说:“你儿子当主席了,抵得知府正堂,好大的官哩!家里有难处,你儿顾不来,这银元总是有的哟,怎不去讨些来?”老人觉得:儿子的饷银做母亲的理当用得。于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试探着问方志敏要饷银来了。“儿啊,你当主席,都讲是好大的官,有几多饷银一月?”母亲问。方志敏何尝不知家里困难?仅他的学费就欠了700元债!可革命的钱不能用啊,他只能对母亲说:“姆妈,我是当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得发。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了起头,我们每日的饭钱才四分呢!”这位革命的母亲听了很欣慰,说:“知道了,母亲这一趟没白来,明白了儿子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
茶油灯下补破袄
1930年2月,方志敏从弋阳磨盘山到贵溪标溪夏家参加这个县的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穿在身上的旧棉袄被山道边的树枝划开一个大口子。在作完政治工作报告之后,县苏维埃主席拿出一件新棉袄请他换上,遭到方志敏的谢绝,并要求把新棉袄尽快送到急需的群众家中。县苏主席却认为,方志敏是特区苏维埃主席,穿一个破棉袄,有损政府的形象。方志敏加重语气说:“棉袄破了,有针有线就能解决问题。我是特区苏维埃主席,更不能有丝毫特殊,它事关广大群众拥不拥护我们,这才是政府最重要的形象!”当天晚上,方志敏在卧室的茶油灯底下,一针一线把破棉缝补平整。第二天,方志敏灯下补破袄的事情在村中传开了,妇女们还笑称村里来了一位“针匠师傅”。苏维埃主席成了裁缝师傅,给广大群众留下了苏维埃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佳话。
唯一的财产
方志敏长期担任苏维埃主席,但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在他被俘的那个不幸日子,两个国民党兵士因只搜出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没有搜出一个铜板而大失所望。方志敏问道:“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方志敏在《清贫》中说的这段话,可视为他向党组织所作的一次财产申报。
是穷还是富
方志敏长期担任苏维埃主席,为何身居高位,却身无分文?他是真的没钱吗?1931年赣东北苏区三次向中央提供黄金650两;1932年两次送给中央黄金350两。他说:“中央苏区大,开支也大,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支持中央苏区。”1934年初,贵溪战斗中,时任团长的乔信明(化名赵天明),被敌人打了冷枪,子弹从脚后跟进,从脚面上穿出来,由于当时缺医少药,伤口发炎,整条腿都肿胀起来了,医院建议锯掉,不锯掉会影响生命,并向省委打了报告,等批示下来就动手术。方志敏亲自批示:“一定要争取保存赵天明的右腿,省委不同意锯。药在苏区买不到,可以到白区买。”方志敏作为苏维埃政府的主席,拿不出一分钱来给母亲,但战士看病需要用钱,他毫不吝啬,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在公与私之间,在革命与亲情之间,是何等的泾渭分明,有着何等高尚的情操。
方志敏身为苏维埃的主要领导,但他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不以权谋私,堪称清廉典范。他还用清贫精神建设了清贫政府,在苏维埃设立了工农检查部为中心的廉政机构和制度,对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进行无情揭露,严厉查处,从思想上倡导清贫,从制度上保证清贫,领导干部带头清贫,有效地保证了各级苏维埃政府清正廉洁,从而克服了困难,赢得了民心,推进苏维埃政府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苏维埃模范省的殊荣。(陈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