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调翁摄影报道)7月19日,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连日来,根据有利条件,全市各地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久违的甘霖终于湿润了大地,成功缓解了高温干旱天气。
7月18日12时至20时,全市组织开展增雨作业11次,其中火箭增雨5次,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6次,全市共77个雨量站累计降水量大于20毫米以上。
在“泰利”台风环流和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此次作业影响区域最大降水量为64.6毫米(广信区茗洋水库站),其中,暴雨7站次,大雨及以上55站次,中雨126站次,本轮增雨作业对我市水库蓄水和抗旱十分有利。
7月17日12时至20时,全市作业影响区域最大降水量为104毫米(横峰新篁站),大暴雨1站次,暴雨9站次,大雨及以上64站次,中雨87站次。针对本次过程,全市开展增雨作业15次,其中,火箭增雨8次,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7次。
7月16日全市共开展增雨作业15次,其中,火箭增雨6次,地面碘化银烟炉增雨9次。当次开展增雨作业县为弋阳、横峰、广信、广丰、玉山、万年、婺源,以及德兴和三清山,增雨目的为水库蓄水和抗旱工作,作业区域普降小到中雨,局部暴雨(弋阳、德兴面降雨效果较好,其他县局部增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