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失望、不想活,在上饶东信第五医院内分泌科黄伊夫主任的病人中,有许多都曾有过这样的念头,64岁的梅大叔也是其中一个。
糖尿病找上梅大叔时,他才45岁。从确诊那天起,以往喜欢的烟、酒,都成了不能碰的东西。从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面的马马虎虎,和平相处了19年,梅大叔觉得糖尿病似乎也没什么。今年3月,梅大叔觉得左脚有点不对劲。起初是有点肿,慢慢地,脚背上裂了一个口子……梅大叔来到铅山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脚背出现皮肤溃烂,几天后,伤口开始腐烂,口子越来越大,还有液体外渗……医生诊断说,这是2型糖尿病足伴坏疽感染,必须截肢,不然命都难保。梅大叔看着自己腿上的伤口,心想也许只能等待手术了。可想到自己术后便成了独腿的老人,上下楼要靠孩子,生活起居要靠老伴,他又心生恐惧,失去生的希望。
“爸,我们不锯腿了,我打听到上饶五院有个专家能治这个,我们去找他试试看!”儿子给绝境中的梅大叔带来了希望。2023年4月,梅大叔坐着轮椅来到上饶五院,见到了听说能治好自己脚的专家——上饶市跨世纪糖尿病带头人,内分泌科首席专家黄伊夫。
“他的情况确实严重,右脚的小脚趾已经颜色发紫发黑,脚背的伤口大得能看到骨头。”回想起第一次面诊,黄主任仍记忆犹新。入院后,梅大叔成了科室的重点保护对象,降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创面换药治疗的同时,还不断地请心血管内科、呼吸科、骨科等进行会诊。原来,除了2型糖尿病足伴感染,梅大叔还有高血压、肺部感染……前后6次的会诊,保证了梅大叔的身体基本条件平稳,糖尿病足的治疗才能继续进行。
清创后第一次换药,梅大叔说:“药上起了,就不痛了。”在对症治疗下,久治不愈的创面也开始渐渐愈合……足足两个半月时间,梅大叔出院回家了,脚背上的“大洞洞”神奇地在长肉愈合。
由于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梅大叔还坚持了长达4个月的门诊随访、问诊、查血糖和换药,每次黄伊夫主任都为病人耐心细致地讲解该阶段的注意事项。近日,梅大叔的伤口愈合得差不多了,他借着复诊的机会再次对黄主任表示感谢,由衷地说道是黄主任保住了他的腿,给了他晚年生活生的希望。
(严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