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衍春报道:自2016年全国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我市持续推进全市450.165万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从最初的小面积改革到专项改革探索,再从整县推进改革模式的试点摸索到全市铺开, 改革“四项机制”从初步建立到运行完善,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和持续深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完成了全市辖区内11个县(市、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验收,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验收工作也已进入扫尾阶段。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意义重大、影响深化,不仅是现实之需,更是长远发展之要。我市围绕“实现农田水利工程长效良性运行和促进农业节水”两个改革目标,紧盯450.165万亩改革任务,以建立健全改革“四项机制”为主线,在吃透改革精神、精准把握政策基础上,学习借鉴省内外成功的经验做法,结合上饶实际,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各地先后创建了以乡镇为单位、以灌区为单位、以县为单位的农田水利工程第三方物业化、专业化、一体化维养的多元模式,多措并举构建起新型农业用水管理方式,推动“一把锄头放水”向“一把锄头节水”转变,积极探索“一键管水”,持续推动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走深走实,确保改革全面见实效、见长效。
2023年,我市多渠道(财政+统筹+水费)筹措落实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5亿多元,落实放水员6375名,建设农业供用水计量设施4081处,维养灌溉水源工程3178处,维养灌溉渠道累计13080.99公里,维养其他农田水利设施1784处,并建成一批县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化管理平台及展示厅(室)。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立足市情、狠抓实效,立足长远、狠抓长效”,将上饶改革故事讲得更精彩,进一步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深度夯实“改革四项机制”,全方位提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