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咯咯……”走进位于德兴市花桥镇昭林村的旺农合作社,只见两间鸡舍掩映在山林间,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生态鸡”正在林中嬉闹、觅食,清脆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昭林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打工村。如何留住年轻劳动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都是该村党支部工作的重点与难点。2021年,昭林村被列入了省级“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在上饶师院的定点帮扶下,开始发展生态养鸡产业,踏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昭林村生态良好,天然的山林资源为发展土鸡养殖提供了优越条件。该村乡村振兴基地现建有两间鸡舍,圈起了20余亩林地用于养鸡产业,比起家中圈养,昭林村的“生态鸡”常年散养在山林间,食用的是昆虫、杂草等天然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成鸡的肉质更加紧实、鲜美。3年来,昭林村养殖规模从刚开始的1500只到现在的5000多只,养鸡之路越走越顺,村集体经济越做越强。2022年销售“生态鸡”2000余只、鸡蛋3000枚,增收20多万元。今年已销售2300余只,鸡蛋4000余枚,全年预计增收30万元,生态养殖实现了量与质双提升。 “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养殖经济,我们养殖的规模是越来越大,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昭林村有关负责人介绍,“林下散养的鸡很受市场欢迎,不愁销路,只要有订单,我们就会送货上门。同时,上饶师范学院也有专门的帮扶窗口帮我们销售。”
“以前我在家里养养鸡鸭,现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养鸡,我就每天过来打扫鸡舍和投料喂养,一个月能拿两三千块。”昭林村村民张炳炎夫妻两人在村合作社工作了3年,通过定时喂鸡、打扫鸡舍、处理成鸡等,两口子一年能挣近7万元,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昭林村依托资源优势,抢抓新机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以流转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在产业致富道路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目前,基地内种植各类果树60余亩,待出栏土鸡、番鸭、土猪等3500余只,有效带动180余户村民就业。
(詹求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