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现在的上饶经开区不仅拥有全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光学加工检测资源,而且全国首个光学检验中心就在“家门口”,成就了企业从研发走向量产的最大信心。
政府领航、企业逐浪,两股发展力量汇聚,迸发出产业提能升级的强大合力。据了解,德成光电一期和二期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3万台远像光屏核心组件、20万套XR光学模组产能,预计年产值3亿元,综合税收1000万元,对将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该区光电产业由“势”向“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从“安商服务”到“双招双引”
信心源自人才集聚赋能
如何助力光学产业转型升级,江西省光学检验中心主任高海峰谈到了“两个平台”——光学设计、研发和检测的安商服务平台以及人才和项目的“双招双引”平台。
作为安商服务平台,光学检验中心下设镜头、镜片、计量、理化、信赖和加工检测六大类九个专业实验室,已具备国家认可资质,可为当地企业提供优质、快速的检测以及设计、打样等多种服务。目前,光学检验中心建成了全国功能最全、最领先的自由曲面、波像差检测室,并且采购了国际权威的超精密测量仪器,让企业足不出“区”就能享有一流检测设备和高精度检测技术,实现高达99%的检测率,有效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良率,让光学产品从生产线上“稳稳落地”。
栽得梧桐树,凤凰自来栖。在江西省光学检验中心带动下,睿视健康“大脸书瞳”以及德成光电XR模组生产两大高质量项目成功落地,并积极对接知名高校超精密加工、红外镜头材料研发和组装等项目。“运行一年多来,我们完成检测业务近400批次,共2600件,服务区内外客户近百家。”高海峰表示,作为“双招双引”平台,光学检验中心还同时承接科研课题,集中力量招引行业人才,打造光电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助力光电行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中心已完成省级质检中心资质认证,预计今年底完成CNAS资质认证,并积极筹备国家级资质验收工作,目前已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4名,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7名;并在科研方向获批6项上饶市级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3项高校/企业级项目研究,完成2项外观专利授权和7项发明专利受理,参与3篇国际英文论文发表,完成1项上饶市产品抽检任务,并正在积极筹备江西省光学产业标准化委员会。此外,中心不仅多次举办培训课程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提升,邀请北理工、国防科大、长春理工大学等高校教授开设光学设计、加工与检测培训班,吸引区内外50余名企业高管、技术高层积极参与,还邀请了广东工业大学陈梅云教授与区内企业家座谈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规划并开办了系统性工艺技能提升班,针对企业新入职员工进行公益培训,助推企业人才培养。目前,该中心与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饶师范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招聘,聚集了一批行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和博士学位以上的高端人才,为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检验机构,提供了一流的技术团队、一流的检测设备和一流的专业服务。
短评
让企业在新赛道上向新而行
以一角窥全貌。从上饶经开区加快布局光学产业向光电产业转型升级中可以看到,这是一条引导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在新赛道上向新而行的路径。
助“老产业”转型,聚“新产业”成势,上饶围绕光伏、光电、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赛道,深入推进“揭榜挂帅”,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种子行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带动和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对接融入长三角,构建“一核一廊两城多链”的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对接融入沪嘉杭G60科创走廊。
好的土壤才能滋养好的生态。以全力打造投资最满意城市为目标,我市牢固树立“凡是长三角能做到的,上饶都要做到”理念,聚焦打造“可比浙江、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创新专班服务,实行“五人行”项目帮扶机制,加快完善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让有利的体制机制、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多的创新要素在这里汇集,让更多企业在创新赛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 蔡文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