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
近期,上饶东信第五医院肾内科收住了一位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并成功为其疏通“生命线”。
据悉,73岁的毛女士她因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2年,动静脉内瘘疼痛杂音消失2天入院。
入院后肾内科副主任应晨为患者评估病情,发现患者有内瘘肢体疼痛,吻合口部位压痛,内瘘血管杂音及震颤消失,便立即进行动静脉内瘘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自吻合口至肘关节上4cm处整段头静脉均有血栓形成、附有血栓的血管长度20cm,内瘘已完全堵塞。
考虑患者两天未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如果再不透析就有发生充血性心衰的风险,需尽快行静脉切开取栓+内瘘切除重建术。然而,应主任发现要为毛女士手术,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毛女士右手肘关节位置有过外伤,手臂无法外展外旋,这也就意味她无法平躺接受手术。“动静脉内瘘取栓重建术,是需要患者平躺,将患肢打开平放于操作台上,这样切开皮肤及血管的视野最大,取栓重建的过程中风险更小。”应主任介绍道。
既然没法平卧手术,应主任与团队通过反复协商,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操作方案,与家属沟通后,第二天,医生们让毛女士坐着完成了动静脉取栓+重建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动静脉内瘘震颤及杂音良好,术后第二天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过程血流量好,可达220ml。(严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