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戚虹鸿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
60年来,“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一代代人心中的温暖记忆,也成为鼓舞和激励亿万青少年成长进步的强大动力。在上饶,全市91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正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雷锋日记”,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
早春的上饶,涌动着真善美的力量。“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雷锋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上开出新时代之花。
志愿服务
在上饶大地上绽放“新芽”
一个个平凡的感动,总是不经意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希望我的点滴付出,能帮助到更多人。”3月1日中午11点半,在上饶市第一小学公交站台,郭小萍正护送学生安全出行。十几年来,每到放学时分,郭小萍总会在公交站台守护孩子们安全。作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的她,从事公益事业已有40年。40年来,她捐赠了60余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30多人。
在上饶,和郭小萍一样的志愿者有91万余人。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志愿服务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近年来,我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效结合服务百姓民生。
通过推进阵地建设,广泛搭建平台,全面整合资源,着力打造不设围墙的文明实践广场、基地,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服务圈”;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建强各级志愿服务队伍,配足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队伍;吸纳社会爱心人士、“百姓明星”“五老”人员、身边好人等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建好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目前上饶注册志愿者91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8600余个,志愿服务活动次数31万余次,志愿服务时长6800余万小时,时长位列全省第一。
疫情灾情的现场一线、暖心护学斑马线上、关爱老人的一食一餐、为民解忧的细枝末端……志愿者们用一次次贴心服务,传承雷锋精神。
优质品牌
在服务活动中淬炼精神
一场场走心的服务活动,让上饶大地四季如沐春风。
在德兴,“雁泊山城声声悦”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以“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榜样讲故事、群众讲变化”为核心内容,实现了理论宣讲从“雁过无声”到“雁泊人家”的转变。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德兴市组织驻村“第一书记”、优秀村“两委”干部、大学生村官、本地乡贤、创业能手等群体,组成“乡村讲师”志愿服务队,通过真实鲜活生动的成功案例,把理论学习课堂延伸到文化广场、里弄小巷、田间地头,让党的理论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老娘舅服务队”、读报小分队、“红小二”等一大批特色志愿服务宣讲队伍不断涌现,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宣讲活动2000余场、受众达15万余人次。去年5月,该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目前,德兴市学雷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德兴市爱心公益协会、矅阳志愿服务队、德兴党员义工志愿服务队等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将深入农村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敬老院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学雷锋,树新风’氛围。”德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主任叶伟强介绍。
(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