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信讯 2022年,广信区森林覆盖率达73.8%;全区空气优良率92%;全区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在I类。全区成功创建4个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清水老街、五府山共大校园、铁山大溪畲族村等一批秀美乡村示范点精美呈现。这是广信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做好污染防治工作的真实写照。
该区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区环委会,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行业主管部门强化监督检查,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投入资金3500万元,完成3.075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查处河道违法采砂行为,对辖区内饮用水源每季度进行监测,并建成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44套、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1套。
全面推进“控气、控车、控烧、控尘、控防”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强化企业VOCs治理全过程管控,加大对渣土运输途中抛撒和扬尘污染行为打击力度,适时启动臭氧应急管控,积极推广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
治理污染耕地7.4万亩,对污染地块开展了风险评估和管控工作。同时,构建“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矿山修复治理新模式,采用“1+N”立项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赢局面。积极回收废旧农膜,控制白色污染。2022年全区地膜回收123.83吨,回收率70%,农膜回收165.06吨,再利用155.89吨,回收率90%。推行设施配套、种养结合、畜地平衡为主的粪污处理与综合利用模式,减少畜禽污染。开展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积极推进绿色防控,综合防治措施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童为培 邱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