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敏
在儒学盛行的封建社会,各地多建有文庙。广丰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年间,位于县治之东,内设有学宫。除供奉孔子先师的正殿外,历代文庙的配套建筑还包括棂星门、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崇圣祠等。适逢广丰文庙恢复重建期间,一日翻阅《广丰县志》(清同治十一年镌),在卷四《学宫志》中,见“名宦祠”一节,引起注意。相关记叙如下:
“名宦祠,在大成门东,宋淳熙间县令李楙立,祀前令唐柳浑始,明万历己亥,贰守周炳摄篆建。国朝康熙四十年,县令傅而保重修。乾隆五年,县令詹广誉重建。嘉庆十九年,县令阿应鳞重建,祀前县令。”
这些文字介绍了名宦祠的所处位置、始建与重修年代以及具体功能(即:祀前县令)。当中出现了几个人名,如李楙为宋代永丰县令,周炳为明代摄篆(官职名,州府太守副手代理永丰县令),傅而保、詹广誉为清代广丰县令。此外,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唐代的柳浑,此公被列在名宦祠奉祀名单第一位。
柳浑,何许人也?与广丰又有何关联?查《中国历代宰相志》一书,记载如下:
柳浑(715—789年)字夷旷、惟深。唐德宗宰相。进士出身。初为单父尉。唐肃宗朝,累迁殿中侍御史。唐代宗时官至尚书左丞。后封宜城县伯。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拜相,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政秉正不阿,为张延赏所嫉,同年被张延赏排挤免相,左迁散骑常侍。贞元五年卒,终年75岁,谥号贞。
这段话简述了柳浑的生平,回答了关于“柳浑是何许人”的疑问,柳浑,出生于公元715年,进士出身,唐贞元三年官至宰相。贞元五年去世,享年75岁。
进一步考据柳浑与广丰之间的渊源。
查2005版《广丰县志》,“广丰大事记”一页表述如下:
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因“境有不宁”,江南西道委派柳浑(进士,河南汝州人)镇守永丰,为境内最早的地方行政长官。
此处简略交代了柳浑受江南西道官员的委派前来镇守永丰,原因是开元年间,永丰“境有不宁”。说明一下,广丰建县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当时名为“永丰县”,隶信州府。至清雍正朝10年,为有别于吉安府永丰县,巡抚谢旻奏请朝廷将广永丰更名为广丰,隶广信府。
清同治十一年版《广丰县志》,关于柳浑在永丰期间如何执政为官的叙述更为详尽:
柳浑,开元中举汝州进士,为单父尉,有能声。江南西道连帅辟至公府,以信州郡邑多艰,假守永丰。至则用重典以威奸暴,驱除物害,剔清政蠶,吏民警伏。既乃布惠泽、兴庠塾以风之,里闬翕然丕变,寻表为洪州丰城令,历官至尚书、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曰“贞”,勋绩烂著史册,祀名宦祠。
至此,唐朝宰相柳浑早年在信州永丰的任职经历,渐渐浮出水面。又查阅《全唐文新编—柳宗元集》,当中《故银青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轻车都尉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一文,进一步佐证了志书的记载: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礼部侍郎韦陟异而目之,一举上第。调授宋州单父尉。操断举措。通乎细大,洁廉检守,形于造次。加云骑尉。秩满,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以信州都邑,人罹兇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姦暴,溥大和以惠鳏嫯,驱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厖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里閈大变,克有能称,遂表为洪州丰城令。
意思是:开元中期,柳浑在汝州被推举参加进士科考试,总共一百多人,他是第一名。礼部侍郎韦陟认为他很独特而看重他,一下子选拔他为上第。调用授职任宋州单父县尉。他行事举断精通于细微之处,为人清廉自守,秉公执法,风格明显。后被加升为云骑尉。任期满了以后,江南西道采访使听说了柳浑的名声,征辟他为幕府判官。信州幕府所在之地治理败坏,混乱不堪,当地老百姓多遭受祸害,采访使委派他治理永丰(“假守”——古时称权宜派遣的地方官)。柳公到任后采取重典来威慑奸邪、横暴之人,施行仁政来惠顾鳏寡老弱,消除有害,驱赶恶人,当地官吏再没有招惹权贵、引火上身的忧患,地方政事上也没有违犯法令、造成混乱的蠢虫。他处理的案件,人们没有不服从的,慢慢地不再有诉讼之事发生。农夫重新回到田地中去耕种,商贩开始在集市上活跃交换。百姓富足丰裕了,知廉耻、讲礼义的风气也兴盛起来。生活富裕了,柳公又开始推行教化,设立官学和私塾,使得地方的风气大为改观,为人所称道。不久他又被地方采访使奏请荐任洪州丰城县令。
漫漫岁月长河,回到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开元年间,此时的广丰尚未建县(建制为永丰镇),虽在信州幕府眼皮底下,却是一个“境有不宁”的地方。当时的地方长官江南西道的采访使听闻了柳浑的名声,便把这个地方交给他来治理。柳公到任之后,宽严相济,稳打稳扎,将混乱不堪的永丰一步步治理成为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文明开化的地方,成为开元盛世名副其实的一部分。此后,柳公因秉正不阿、勋绩卓著不断被委以要职,及至贞元三年官拜宰相。
如此,广丰后人何以会将柳浑大人列为名宦祠奉祀的第一位,也就有了圆满的解释。
继一代名相柳浑的身影之后,广丰以一县之境代有英才辈出,如晚唐王贞白,宋之张叔夜、施师点,明之吕怀、吕翀、夏尚朴,清之徐谦……崇书尚学者有之、忠君爱民者有之、耿介直谏者有之、清风盈袖者亦有之……可谓贤者如云,名士济济。寻其根,溯其源,定与柳公最初的为政以德、怀仁端直,开一地风气之先河不无关系。
千古遗风今犹在。柳公及历代先贤贞洁的品格、忠义的美德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在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的今天,仍然流淌在后人的血脉里。这是地方文化之幸,亦是代代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