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将迎来农历的大年初一,癸卯兔年开启。北京天文馆古天文研究中心主任肖军说,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这个农历年还是个“双春年”,不过“一年两头春”与吉凶祸福并无关系。
肖军解释,农历一年是12个朔望月,为355天或354天。这是因为正常的农历年要比公历年短11天左右。为平衡这之间的“时差”,传统历法用增设闰月的办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使农历年与公历年找齐。闰月安置在哪一个月?历法通常采用的是“无中气置闰”原则。“我们常说的二十四节气,其实是由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组成的。其中,单数的属于‘节气’,双数的则属于‘中气’,两者相间排列。”肖军举例,立春是第一个节气,是单数,属于“节气”,雨水是第二个节气,是双数,则属于“中气”,以此类推。一般情况下,每月都会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在某个月份中,只包含了节气,而不包含中气,那么,就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农历兔年中,农历二月之后的月份中,只有清明这一节气,没有中气;因此,便将这个月称为闰二月。
闰月的存在使得农历兔年的天数增加到了384天,导致了“双春年”的出现。肖军说,“双春年”的含义并不是说一年之中有两个春天,而是一年之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就农历兔年而言,2023年立春时间为正月十四,而2024年立春时间为腊月二十五。“立春节气一般出现在大年初一前后,如果这一年的立春在初一之后,下一年的立春在初一之前,那么农历闰年就会出现‘两头春’的现象。”民间不少谚语将“双春年”与吉凶祸福挂钩。肖军表示,无论是“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是正常的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