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戚虹鸿
时间,开启新的书写;上饶,描绘新的画卷。
看山,苍翠欲滴;望水,碧波轻荡;入城,赏心悦目;进村,干净整洁……寒冬时节,游走在上饶大地,处处是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近年来,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镇建设蹄疾步稳——
紧紧围绕上饶“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定位和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要求,高标准制定城乡规划、全方位整治城乡环境、实施美丽集镇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美丽城市、美丽乡镇、美丽农村、美丽通道建设等工作亮点纷呈,奋力构筑全域美丽崭新格局。
全域发力 城乡环境提“质”增“颜”
环境就是民生。人居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底色。
“街道更干净了,马路更宽敞了,还增加了停车位,越来越方便了。”
“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四季常绿、季季有花。”
“乡镇变得美丽又方便,一点不比城市差。”
…………
从车水马龙的宽敞大街到灯光明亮的背街小巷,从处处是景的城市到干净整洁的美丽乡镇,随处可见城乡环境的显著变化。
城乡环境加快推进功能品质“大提升”的背后是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机制。统筹各方、攥指成拳,全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一张图”部署,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镇建设“两项工作”相得益彰,齐头并进。
——高质量编制专业规划。坚持以“现代化大美上饶”为主线,编制了《上饶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规划》《上饶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等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相关专项规划,梳理形成了美丽乡镇县域行动计划和“一镇一方案”,完成185个乡镇的美丽乡镇建设专项规划设计,不断优化了城乡空间规划管理,为高品质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和科学规范。
——全域化落实要素保障。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镇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县(市、区)属地责任落实,实行以县乡筹措为主、省市择优奖补的经费保障机制,美丽乡镇建设近两年累计获得省级城市专项资金支持1060万元、市财政统筹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
——大力度实施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全市开展创卫巩固、创文攻坚的有利契机,突出为民惠民导向,围绕城乡环境“治脏、治乱、治堵”和城乡功能修补、生态修复要求,全力推动城乡功能设施项目建设。
如今,无论在城市街道、公园绿地、庭院小区,还是在美丽乡镇、农贸商超……每到一处,环境美丽,空气清新,一片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景象。
精细治理 城乡生活更加宜居
美丽环境是形象,也是获得感。
横峰县姚家乡苏家塘自然村,60多户村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危旧房屋、旱厕、猪牛栏变成了整齐统一的赣派屋舍、平坦的柏油马路、绿树成荫的休闲广场,温馨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万年县上坊乡奎田村,新修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村里统一规划,整修环境,改水改厕,村里的垃圾还统一收集,家家户户从此告别脏乱差。”78岁村民吴早祥说。
这些定格的画面串珠成链,正是探索城乡环境提升的上饶密码。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镇建设是精细化的工作。我市加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存在的各类环境难点,找问题、抠细节、强弱项、补短板,对症施策,逐项突破,全面向“脏乱差”宣战。
于精细之处细化责任落实——
围绕打造“最干净城市”的目标定位,制定年度整治工作要点和考评工作方案,构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任务书”和“施工图”;
将整治成效纳入各县(市、区)年终高质量发展考核重要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巡查“大美上饶”建设单项评选项目,每年定期开展督查考核,(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