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我市中晚籼稻收获已过半成,秋粮收储工作已全面展开。市农业农村局(粮食局)指导全市粮食行业全面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抓实秋粮收购工作,把农户种出来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截至10月30日,全市入统粮食企业收购稻谷2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2万吨,预计全社会稻谷收购总量50至60万吨。
“现在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资金保障都很到位,我们农民种粮更加有信心。”弋阳县葛溪乡种粮农民潘老汉高兴地说,“今年是个丰收年,我种了300亩中稻,每亩产量1300斤,每亩比去年增产100斤左右,湿谷每百斤售价102至107元,比去年每百斤多卖5至10元。”
中晚稻收购工作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坚持市场化收购主导,鼓励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对入市收购的粮食企业进一步加强备案管理,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中晚籼稻收购市场呈现高开高走态势。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及时与种粮大户、粮食收购企业进行对接,精心解读和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要求粮食收购企业做到“价格上墙、标准上榜、样品上台”,设置公示栏、样品台,公布收购稻谷的品种分类、质量价格标准、售粮流程等,让农民卖“明白粮”“放心粮”。各收储库点持续优化收购服务,在收购现场醒目位置公示收购价格和质量标准,做好咨询讲解、指示牌设置、接卸引导、账款清算等工作。同时,发挥“智慧赣粮”信息化系统优势,运用小程序、公众号等开展预约收购、错峰收粮,避免农民集中扎堆售粮,让农民卖“舒心粮”。(王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