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知行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知行谈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中国最美乡村 勇当绿色崛起先锋
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样板

  徐树斌

  习近平总书记在婺源县石门村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很关注乡村振兴。”总书记的关心关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力量。

  婺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关怀,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力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县、全域旅游标杆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婺源实践”的昂扬篇章。

  一、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擦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婺源时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绿色生态是婺源的最足底气、最大优势。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打造美丽中国“婺源样板”。

  厚植生态宜居“本色”。严格落实环境准入制度和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入实施河长制、林长制,提升环境保护规范化水平。全面抓好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及反馈问题整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公园变“绿肺”、街道变“绿网”、河道变“绿脉”、庭院变“绿点”,实现推窗见景、开门见绿。

  提升绿色低碳“成色”。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举措,大力开展“治污”“减排”“降碳”等专项行动,支持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落地,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更加严格落实永久禁伐天然阔叶林、全域禁用含磷洗涤用品,全水域实行人放天养。广泛开展绿色创建行动,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

  探索生态转化“亮色”。聚焦绿水青山可量化、可交易、可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全力做好GEP精算工作,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加快“两山”转化中心运行,推动古建筑全球招募认购认领、农村产权交易、林权赎买等模式创新,为符合条件的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助力生态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程,不断拓宽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形成“两山”转化的婺源模式、婺源品牌。

  二、聚力“三大空间”优化,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锦绣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婺源时指出,希望你们保护好自然生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坚持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

  美丽乡村是婺源的最好名片、最大品牌。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聚焦优化乡村风貌、产业、生活三大空间,注重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让农民吃“生态饭”、发“山水财”,全力打造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幸福乡村”。

  塑美“风貌形态”空间。坚持“将徽派进行到底”,实现全县规划“一张图”。高标准统筹乡村规划和风貌建设,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精心打造美丽集镇、产业强村、田园综合体等具备带动能力的示范点,实行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建设,样板连片打造,建设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景观村、特色村、田园村,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大美新格局。

  提升“产业发展”空间。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耕地保护“田长制”,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做强茶业首位产业,大力发展油菜花、篁菊、中药材、蜂蜜等特色农业产业,结合品种园、采摘园、培训基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外引内培”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推动订制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引培壮大农产品电商龙头,提升冷链物流等配套建设,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构建“幸福生活”空间。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标准化运维。加快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入乡村,统筹布局优化乡村物流网、电网、信息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深化“景村党建”引领,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富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婺源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最强保障、最大动力。牢记总书记嘱托,始终立足发展全域旅游,深化“景村”党建引领,探索创新党建工作方法,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发挥党员引领服务作用,带领更多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红利。

  引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为契机,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设一批保护有力、特色明显、产业兴旺的传统村落样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用好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字号品牌,深入挖掘名人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优质消费场景,推动文旅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深度融合。

  引领群众参与旅游致富。坚持把群众增收致富放在首位,有效发挥旅游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农旅融合新业态,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发挥景区企业、特色民宿、农家乐、特色种养大户等涉旅行业中的党员致富能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鼓励群众从事民宿、农家乐、休闲农庄等休闲度假配套产业增收致富。依托全域旅游发展,采取“景区+企业+农户”“协会+企业+农户”的利益共赢模式,引领群众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为股金、农民变股东,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和旅游商品加工增收致富。

  引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借助全域旅游发展,坚持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在旅游业态链条上,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在丰富旅游业态上。制定完善县乡两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共建、政府定点帮扶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探索通过开发建设物业项目、资源入股分红等,实现资源经营收益最大化。鼓励支持各村立足特色物产,采取独资、控股、合作社等经营形式,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活跃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一批“党组织领导、公司化经营、经理人运作、老百姓受惠”的经营型乡村。

  (作者系中共婺源县委书记)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 -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谈
   第04版:专题
建设中国最美乡村 勇当绿色崛起先锋
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样板
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踔厉谱写余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紧记嘱托 争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
积极打造党性教育高地
久久为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