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刚过不久,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假期的轻松氛围里。可对于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们来说,假期前后的他们反而更加忙碌。这不,已经白天黑夜连轴转了几天的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雷,拖着一天的疲惫身体正准备下班,急诊却又收治了一位腹痛不止的3岁男童。
男孩乐乐(化名),今年9月刚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据乐乐的爸爸介绍,孩子性格十分开朗,每天放学都蹦蹦跳跳,但9月28日放学时,乐乐却一改往日神采,像打了霜的茄子。起初父母以为孩子可能饿了,便没多在意,直到第二天乐乐出现剧烈腹痛,哭闹烦躁,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将孩子送到上饶东信第五医院。
入院后,经验老到的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张雷经过查体,发现乐乐的阑尾区有明显压痛,为证实自己的怀疑,张主任进一步完善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果然,乐乐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且肠管已有扩张情况。此时,乐乐的症状也从腹痛,转之为腹痛加发热,体温直逼40℃。
医生介绍,小儿急性阑尾炎有腹痛、呕吐和发热三大症状,其中腹痛是最典型特征。但是幼儿因无法准确表达疼痛概念,且低龄幼儿对疼痛感觉没有年龄大儿童和成年人敏感,给诊断增加了困难,因此易被误诊为胃肠炎、呼吸道感染等。据不完全统计,一半以上患阑尾炎婴幼儿在实施手术时,已发现阑尾穿孔。
为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张副主任决定尽快为乐乐手术,在迅速完善术前准备后,他谨慎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平时成人的阑尾切除手术,我们首选腔镜微创来做,在腹部打三个小洞就能完成手术。但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腹部的面积很小,三个小孔反而没有完整的一个切口利于恢复。”出于对手术效果和术后孩子恢复时间的考虑,张主任与家属充分沟通,在获得家属同意后,张主任在乐乐腹部开2.5厘米切口,顺利地将阑尾切除。术后乐乐恢复很快,24小时后排气、排便,开始进食,几天后恢复正常饮食,孩子也恢复了之前的活泼好动。
医生强调,当孩子出现发热、精神萎靡等征象时,除了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腹泻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发现、识别阑尾炎,不让它从眼皮底下“溜走”,从而危及到孩子的健康。(严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