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霞
他,心系“三农”,潜心科研,钻研水稻育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近40年,多次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和科研奖项,帮助农民增产优质粮食20亿公斤,增收26.3亿元。
他,先后被授予“全省种粮大户”“江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以及2023年第二季度“江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他,就是江西兴安种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何强生。
何强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家里祖祖辈辈务农。年少时看着父辈们在田间辛苦劳作,却依然缺粮少食,他心里就许下愿望:要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粮食产量,让人人都能吃饱饭。
带着这个初心和梦想,1983年,何强生选择了上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横峰县水稻良种场,之后创办种业公司……何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带领科研团队晨曦而作,戴月而归,数十年如一日。在他和团队的努力和攻关下,新品种、新技术、新专利不断涌现;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1项,受理2项;获农业部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1项,新品种保护受理9项;由他主持选育并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新品种36个,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余万亩,增产优质粮食20亿公斤,农民增收26.3亿元……
梦想实现了,何强生也没有忘了初心。为了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何强生带领团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品种和市场优势,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水稻制种模式,给群众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为他们代垫生产成本,同时签订收购合同,解决了他们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的后顾之忧,先后带动横峰县内38个村小组、676户脱贫户参与制种产业,实现户均年增收超10000元。
如今,年近花甲的何强生仍坚守在水稻科研育种和基层农技推广一线。每年他至少要跑80个县,实地进行田间技术指导,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而不懈努力。
道德模范
身边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