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晓军
仲夏时节,铅山县永平镇万亩蔬菜基地内,连片的菜蔬,长势喜人,农民忙碌其间,运输车辆络绎不绝;广信区铁山乡,万亩杨梅树上挂满了一颗颗杨梅,引来众多市民、游客现场采摘,带火了当地农家乐;山东鲁花(万年)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袋袋优质大米从生产线上下线,装车待发……
一项项农业产业生机勃勃,一个个农文旅项目游人如织……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上饶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内培外引,构建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站在广丰区洋口壶山马家柚万亩果园观景台四顾,一株株树木枝翠叶绿,它们铺满一道道岭、一面面坡,随着连绵山丘,如波浪涌向天际。
马家柚,由一株母本树生发,由一而十,由百而万,成燎原之势,与赣南脐橙形成江西“南橙北柚”的果业格局,在中国八大柚业版图中占得一席之地。
从种植到加工销售,马家柚在广丰成就了大产业,开发零食、饮料等五大系列60余种产品,品牌价值达到18亿元,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我市坚持系统思维,研究制定了《上饶市农业九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上饶市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方案》,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明确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和具体抓手,加速把上饶生态有机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为了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加快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突出优势培育1个农业首位产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河森介绍,目前,我市已初步构建起广信油茶、广丰马家柚、玉山蔬菜、横峰葛、弋阳雷竹、铅山红芽芋、德兴中药材、婺源茶叶、万年贡米、余干水产、鄱阳稻虾、信州农旅的“一县一首位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发展,既要苦练“内功”,也要善借“外力”。为抓好农业招商,我市专门组建农业产业招商小分队,聚焦首位产业壮大做强、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科学编制招商目录,瞄准河南、山东及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强省开展精准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成功招引中林集团、鲁花集团、左岸芯慧、寿光寿绿等领军企业落户上饶。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各类农业招商活动83场次。6月29日,2023年上饶市(杭州)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雏鹰振飞”专题招商签约活动在杭州市举行,共签约农业投资合作项目30个,总签约额227.8亿元,涉及农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智慧农业、农旅等领域。
“接二连三”,催生现代农业发展新活力
在广信区云谷田园生态小镇,智能化垂直叶菜工厂里,只见20层高的“蔬菜工厂”里绿意盎然,各色菜苗一层层整齐排列,来此参观研学的游客络绎不绝。
云谷田园生态小镇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还是集精品农业、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这是我市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文共舞、与旅相融、与商并兴的一个鲜活例子。
近年来,我市多向发力,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催生现代农业澎湃活力。
——在产供销融合上下功夫。我市狠抓农业市场建设,强化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搭建产供销大平台,推动由卖周边市场向卖全国市场拓展。目前,已建成营业中国供销上饶农产品交易城、余干农商大市场等一批农产品市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江天农博城三期涵盖了中央厨房、预制菜配送中心、单体5万吨冷库、蔬菜及水产交易区等多个功能区,“从田间到餐桌”的生态冷链配送网络加快形成。
——在数字化融合上下功夫。全市以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建设为引领,推广农业物联网、智慧渔业、智慧农机应用,加紧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38家,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由“跟着感觉走”向“数据说了算”转变。其中,婺源县正稀茗茶建设5G智慧有机茶园2000亩,成为全国首家数字化茶厂;广信区实施“小蚁大象”项目,主攻农业数智化种植,采取“选育种种植模型+AI农场+供销闭环产业链运营”模式,有效提升高标准农田运营水平……
——在农文旅融合上下功夫。借力推进全市“大旅游+大农业”发展,我市坚持以农促旅、文旅兴农,充分挖掘上饶乡土资源和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