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方子健 报道:日前,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为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分担和转移堤防灾损修复压力和风险,我市创新堤防管理方式,引入堤防保险机制,积极开展堤防保险工作。
据介绍,给堤防投保后,创新性地解决了修复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难题,实现修复资金快速到位,第一时间便可着手修复堤防。2021年以来我市共投保堤防20条,投保堤防总长度66.71公里,堤防保险范围为全市千亩以上堤防及其所属穿堤建筑物和附属设施,由市县财政每年出资80余万元作为保险费,最高可撬动2400万元的堤防修复资金。
我市通过建立堤防保险机制,以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多渠道筹集堤防水毁修复治理资金,降低水毁项目依赖专项资金投入的程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转移风险的优势,通过购买堤防保险,倒逼推动保险公司参与堤防巡查、风险管控及信息化建设等堤防运行管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监测、日常检查、维修养护、事故处理报告等管理监督水平,健全堤防工程管理体系,实现对隐患的“防”和“控”,减轻各类自然灾害给堤防设施造成的损失,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益,帮助各级水利部门和堤防管理单位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共同提升堤防抵御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