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信江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3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绣球花开“财富”来

  本报记者 吴淑兰

  阳春三月,广丰区大南镇古村深处的山谷里,一棵棵中华木绣球迎着春风,或是透着嫩绿含苞待放,或展开了洁白无暇的身姿。曾经的“冷门”树,如今成了“香饽饽”,不仅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而且成为了乡村振兴“新引擎”。

  “中华木绣球开白花,在许多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往往不能接受;该花木的扦插繁育技术难度大,市场上缺少种苗,想打造全国‘独一份’的中华木绣球园,只能靠自己繁育。”广丰中华木绣球园基地负责人陈超原来的主业是种植马家柚,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中华木绣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3年,陈超与妻子去湖南浏阳的一个苗木基地考察,当夜晚的灯光照射在洁白的中华木绣球上时,妻子不禁脱口而出一句惊叹——“太漂亮了”。见妻子如此喜欢这种花,陈超就想回家乡打造一座“中华木绣球园”。说干就干,他流转了家乡300亩土地开始种植中华木绣球,从此踏上了走遍全国寻树、收树的漫漫长途,几年时间陆续收购了5万余棵木绣球树。截至目前,陈超已发展了5个大型中华木绣球种植基地,总种植面积6000亩,共培育了70余万株苗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中华木绣球园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家门口就业增收。49岁的马盛泉是大南镇古村人,在基地已经干了十年,年均增收近5万元。他说,以前在外面打些零工,现在家门口就能干活赚钱,非常方便,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沿着山路,建十公里绣球长廊,再种上百年柿子树、紫藤、茶花等,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基地一年四季都会有花开时的浪漫。”关于未来,陈超想把中国这一本土花木种好,发展文旅项目系列业态,包括花园、民宿、婚礼、度假村等,并抢占国外景观植物市场,让中华木绣球开满全世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 -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信江
   第04版:专题
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活跃在群众身边的“红”色力量
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乡野添新绿
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接受汤志华辞去上饶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委员职务请求的决定
绣球花开“财富”来
以“红”兴村 以“绿”富民
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
学雷锋
弋阳县科技局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