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两会时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两会时光

第04版
要闻·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2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22年上饶主要经济指标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1%、7.1%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这一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科学果断处置了多点突发的大疫情,奋勇战胜了历史极值的大汛情,全力抗击了百年未有的大旱情,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影响和灾害损失,在大战大考中进一步彰显了“一座城、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磅礴力量。

  ●这一年,上饶成功跻身全国Ⅱ型大城市,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连续4年获评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设区市,连续3年荣获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市,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全面推行林长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这一年,我们先后承办了全省文化强省建设推进大会、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第十八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全省农业发展大会等多场综合性会议,极大提升了大美上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022,我们做了这些事

  稳定经济

  有力有效——

  ●稳企业保市场

  全年为企业减负210亿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7.4万户、总数突破52万户,新增上市公司1家、总数达10家,促成企业达成销售订单1611亿元。

  ●抓项目扩投资

  72个省重点项目、441个省大中型项目、855个市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超2600亿元,分别超年度计划44.6%、45.1%、15.8%。

  ●促消费畅流通

  政企联合发放各类消费券1.1亿元,精心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500余场。

  产业升级

  提速提质——

  ●工业经济快速突破

  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新增光伏产业为千亿产业。上饶经开区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实现两年翻番,跃升至全省第二位。新增营业收入过十亿元企业10家、总数达110家,新增过百亿元企业2家、总数达6家。

  ●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婺源、玉山、德兴、弋阳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年接待游客2.2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00亿元,始终位列全省首位。

  ●数字经济加速壮大

  新引进京东、阿里、抖音、浪潮、新华三等数字经济项目502个。全年数字经济营业收入达2900亿元,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二。成功入选“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现代农业风起云涌

  广信、鄱阳、婺源、横峰分别入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横峰入选国家级特种制种大县。

  城乡发展

  互融互促——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建成城市快速路3条、主干道96条,打通断头路63条。新建公园12个、绿地200万平方米、绿道60公里。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473套。改造老旧小区66个。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70台。新建停车场45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位列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乡村建设蹄疾步稳

  新建美丽集镇38个,完成“三年扫一遍”任务。完成村庄整治提升1862个。

  ●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全年PM2.5浓度均值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4.0%,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

  改革开放

  走深走实——

  ●改革效能持续释放

  项目、法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全面推行,政府、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减至41天、36天。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全年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050.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441.8亿元。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省光伏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落户上饶,上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国家级孵化器,实现我市零的突破。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7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945家。

  民生改善

  用心用情——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2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8.58万人。 

  ●公共服务日益普惠

  51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创新办理群众身边“微小事”3800余件。完成中小学校建项目365个,新增学位5.32万个。新增幼儿园位0.81万个。市人民医院城北院区、广丰区妇幼保健院等5个医疗卫生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床位2658张。新建老年幸福食堂91个,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2020户。新建健身路径56条、健身步道157公里,建成全民健身站点3708个。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平安建设“十件事”扎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纵深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自身建设

  从严从实——

  ●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3件、政协提案298件

  ●积极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

  ●深入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回头看”活动

  2023,我们这样干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五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全力以赴建设制造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力开创现代化大美上饶新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以上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以上、8.0%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

  ●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

  1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升级——

  ●加速建设制造强市

  聚焦“2+4+N”主导产业,坚定不移“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力争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7300亿元。

  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

  力争光伏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突破800亿元、汽车产业突破200亿元。

  大力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倍增行动

  力争有色金属产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非金属材料产业突破500亿元。

  大力实施开发区创新倍增行动

  推动上饶经开区提速发展,加速打造国内一流生态科技新城,力争营业收入突破2600亿元。加快上饶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进程,力争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推动其他省级开发区调园扩区、争先创优。鼓励开发区探索“零增地”技改、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等节约集约用地模式,大力发展2.5产业园。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培育行动

  力争光伏产业集群晋升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省级产业集群1个、省级培育或特色产业集群3个。力争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新增十亿级企业10家、百亿级企业4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5家。

  

  ●加速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升级核心景区

  积极推进三清山景区综合提升、葛仙村景区二期、望仙谷景区二期、云谷田园二期、龟峰景区综合提升、铜钹山景区综合提升、大茅山景区综合提升、婺源朱子老街改造、河口古镇保护提升、白眉茶谷等十大文旅项目。

  升级配套服务

  推进三清山汾水索道建设。加速五星级酒店建设,力争建成运营五星级酒店4家以上。全面推行旅游诚信退赔机制和“宿小二”民宿管理服务新模式。

  升级旅游业态

  依托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鹅湖书院等文化遗存,利用城市地标、时尚街区、文博场馆等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城市游、红色游、研学游、体育游、康养游,培育彰显上饶特色的复合型旅游新业态。

  

  ●加速发展数字经济

  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新基建、数字赋能平台建设,力争数字经济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

  2 坚定不移扩大投资消费需求——

  ●精准有效扩投资

  扎实推进“八大工程”项目建设,谋划推进939个市重大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2900亿元以上。

  物流通道方面,开工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国际陆港安畅产业园、广丰综合物流园、弋阳弋达物流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安能公路港、四省交界区域(横峰)快递物流集散园区、德兴东部国际物流园等项目,谋划铁路(高铁)快运基地,加速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

  交通方面,建成昌景黄高铁(上饶段),开工上饶至德兴至婺源高速、弋阳西枢纽互通连接线等项目,加快推进上浦高速、沪昆高速北移“四改八”、上饶动车组存车场等项目,谋划峰福铁路联络线迁移、德兴至开化高速等项目。

  能源方面,开工上饶发电厂、信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铅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加快推进广丰霞峰220千伏变电站、信州城镇天然气利用等项目。

  水利方面,开工信江沙溪秦峰段防洪综合整治、广信灌区提升改造及流域生态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大坳灌区、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等项目。

  新基建方面,开工智慧交通公共服务信息化、高铁新区智慧城市产城融合等项目,加快推进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新能源智能汽车综合试验场等项目。

  生态文明方面,开工上饶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婺源垃圾污水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信江生态走廊治理二期、三江片区水环境治理等项目。

  社会事业方面,开工广丰城北技工学校、鄱阳县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上饶职院改扩建、市立医院三江总院等项目。

  文化旅游方面,启动上饶大剧院建设,加快推进水南文化街区、广丰大唐时光文旅等项目。

  

  ●提质扩容促消费

  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确保新增限额以上商贸单位20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0亿元。

  打造省域金融次中心

  高起点规划建设金融街区、金融产业园区,支持上饶经开区金融产业园、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金融小镇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

  3 坚定不移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强化高起点规划

  抢抓国家Ⅱ型大城市重大机遇,坚持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瞄准广州、青岛等国内乃至国际一流城市,聚焦提升中心片区发展能级,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不断呈现诗情画意般大美上饶新格局,加速打造中部一流区域性中心城市。力争到203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20平方公里、人口达220万人。

  

  ●强化高标准建设

  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中心城区重大城建项目169个。

  织密交通网络

  推进上饶大道、凤凰大道等快捷化改造,启动龙门大桥、稼轩东大道、紫阳南大道等快速路网建设,加速形成“田字型”城市快速路网;推进旭日南大道、龙门南大道、旭日大桥、江南大道西延伸段等中心城区主干道建设;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改造一批城市背街小巷,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通达率。

  完善绿地系统

  深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新建城市公园10个、小游园小绿地31个,新增绿地181万平方米、绿道58公里、森林浮道6.9公里。

  加快城市更新

  改造棚户区1.9万套、建成1.75万套。改造老旧小区90个。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全覆盖。规划建设邻里中心33个。新改建农贸市场25个。新建公共停车场24个,新增停车位2.5万个。

  

  ●强化精细化管理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体检”。

  加快“城市大脑”建设,推动城市运转、管控和服务更加科学高效。

  4 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农业强市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主体责任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87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65亿斤左右。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农业九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深化与山东潍坊战略合作,推行“智能农场+现代农业园区+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社区门店”模式,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科技等现代技术,深化与上海左岸芯慧公司合作,做大做强上饶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加速构筑农产品安全检测溯源体系。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都市农业

  推广“农文旅+特色小镇+康养”模式,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加速打造国内一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观光休闲目的地。

  

  ●壮大县域实力

  深入实施县域经济“五年创新倍增计划”,力争广丰综合实力在全省“前十强”中快速进位,更多县(市、区)在全省“第一方阵”中争相涌入。    

  主攻园区,致力形成高质量的“块状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主攻城区,快速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和治理能力 。  

  

  ●建设最美乡村

  启动美丽集镇“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加快打造铅山万亩蔬菜、广丰大湖公路等2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5 坚定不移打造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推进更深层次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入推行自然人、法人、项目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革。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建立健全政府投资类项目决策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做强国有企业、做大国有资本。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可比浙江”的营商环境。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

  一刻不停招大引强,确保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100亿元以上。

  积极创新招商模式,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专业招商、资本招商、标准厂房招商。

  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加速构建“12345”开放大格局。             

  ●推进更大力度创新

  培育创新主体

  力争培育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瞪羚(潜在)企业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0家。

  搭建创新平台

  全面实施《上饶对接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力争早日进入长三角城市群观察员城市。

  营造创新生态

  深入实施高端人才计划,深入推进“技能饶军‘培育锻造’人才发展行动”,启动产业适用型人才引育计划。

  6 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污染防治

  打好蓝天保卫战,确保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28.3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95.6%以上。

  打好碧水保卫战,确保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打好净土保卫战,力争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700公顷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以上。

  

  ●加快低碳转型

  推动绿色发展,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

  守护绿色生态,推广“生态入股”“湿地银行”“两山银行”等模式,培育更多全省、全国试点。

  7 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就业优先,确保新增城镇就业4.5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7.8万人以上。

  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特困人员供养政策。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4106套。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实施教育强市战略,新改建中小学48所,新增学位4.1万个。持续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

  推进健康上饶建设,加快提升乡村医疗服务能力。

  加快养老、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全面落实安全防范警示日制度

  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重大风险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8 坚定不移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永葆绝对忠诚。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格依法履职。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市为抓手,坚决做到依宪施政、依法行政。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作风建设。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敢有作为、善有作为、快有作为,让务实担当、履职尽责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让“四不两直”成为常态。用好及时奖励制度,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争创新时代“第一等工作”。

  ●守牢廉洁底线。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一体推进“三不腐”,持续推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 -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两会时光
   第04版:要闻·公益广告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