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助力打造区域中心,加快建设魅力信州

——访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州区委书记潘表光

陈丽梅 本报记者 徐素琴

“2024年,信州区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和城市繁荣’,树牢‘城市经营’理念,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辐射力、影响力。”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信州区委书记潘表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产业转型上迈出更大步伐。推动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紧扣“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支点和基点”的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商贸消费“五大提升工程”,做强“六大商圈”,连片推进特色街区建设,打响“饶有信去”时尚消费品牌;促进景城融合,加快推进环云碧峰生态旅游、沙溪老街等文旅项目,服务好水南历史文化街区、信江生态走廊二期东乐谷项目,持续提升中心城区旅游集散功能;打造流量场景,常态化举办水上运动赛事、音乐节等活动,让更多游客跟着赛事来旅游。推动数字经济集聚壮大,做大数字营销、数字呼叫、直播电商、数据交易、网络文学和微短剧五个集聚区,做强赣东北数据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信州园区等发展平台,做优上饶师范学院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加快数实融合步伐,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能级。推动工业集群发展,实施信州区先进制造业“339”行动计划,坚持追“光”逐“链”、优“冶”延“精”、蓄“能”成“势”,打造光学电子、新材料、精密机械制造三个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工业发展根基。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产城融合,吸引更多人在信州创业、就业、兴业。

在改革开放上谋求更多突破。全方位对接融入长三角,强化“对接意识”,保持“常抓”韧劲,积极融入市委“12345”开放大格局和G60科创走廊,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承接等方面全方位对接对标。全领域“双招双引”,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转型机遇,聚焦产业链行业领军企业及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不断完善“招商地图”“产业图谱”;深入实施光电“新蓝光”、数字经济“新蓝海”人才引育工程,打造“人才飞地”,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实现新突破。全链条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化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企业家下午茶等活动,放大信州区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平台效应,持续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新名片。

在城乡建设上彰显更高品质。深化城市精细管理,持续实施有温度的城市“微更新”,重点推进饶城百巷·文化提升、转角遇见爱、见缝插绿、城乡物业化管理四个“全覆盖”行动,让城市“处处见新景、时时有温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加快建设花语世界、天缘禽业、绿颜康蔬菜种苗基地等设施农业项目,打造“一镇一特”田园综合体;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和美乡村物业化管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让乡村形神兼备、内外兼修。

在民生福祉上实现更大提升。让群众生活更富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建设“1+8+N+3”就业之家,构建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为共同富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建立健全农业产业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增富。让民生服务更优质,以点带面推动完整社区建设,推进相邻社区及周边地区统筹建设、联动改造,加强设施共建共享,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积极引进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推深做实与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交流合作,加强市立医院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西湖大学合作共建,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在高效治理上展现更优作为。持续巩固拓展网格化治理成效,推动综治中心、网格中心、5G智慧城市运管平台整合提升、一网统管,持续做优“西市格格”“信州义警”等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推进“党建+网格+微小事”和“E呼即办”深度融合,推动群众诉求办理提速提质提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见微知著的敏锐性,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风险,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在推动落实上体现更强担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开展“书记领航”行动,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持续优化干部作风,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引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锚定奋进坐标、汇聚奋进力量、永葆奋进姿态,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戴之情转化为忠诚之心、奋进之力,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