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夕拾朝花

第A03版
街谈巷议
 
标题导航
网站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这里探寻璀璨的鄱阳湖文化
  江西鄱阳湖博物馆
  第一展厅 自然地理
  第三展厅 历史人文

  程鹃 本报记者 张明金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坐落在鄱阳县的江西鄱阳湖博物馆,是全面展现鄱阳湖区自然、历史、文化、生态与未来的主题馆。

  让它带着我们走进神奇的鄱阳湖,在悠悠历史的一陶一瓦间,在浩浩典籍的一纸一页里,探寻鄱阳湖文化。

  2020年,鄱阳湖博物馆建设写进了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4月18日,江西鄱阳湖博物馆开工。博物馆规划用地约85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就这样,一座具有全国湖泊示范性的综合类博物馆,在鄱阳湖周边人民的热切期盼下诞生了。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殿堂,是滋润着一座城市精神的文化源泉。它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建造,以“百鸟朝凤”为设计理念,表现了鄱阳湖作为候鸟天堂的自然属性。五条非常漂亮的“凤尾”,代表的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象征五河汇聚。

  博物馆陈展包含一个序厅、四个鄱阳湖展厅和一个鄱阳县历史人文展厅。整个馆的陈展设计以生态文明为主线,以“生命大湖、文明长歌”为主题。

  

  第一展厅:

    讲述鄱阳湖的前世今生

  第一展厅介绍的是鄱阳湖的自然地理。通过影片讲述鄱阳湖的前世今生,详细介绍鄱阳湖的演变与形成。

  鄱阳湖的形成,经历了湖盆与水体两大要素的发育过程,呈现东南宽阔、西北狭长的形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长期造化的结果。

  在印象鄱阳湖沉浸式投影体验区,观众可以感受到鄱阳湖春天的草长雁飞,夏天的水天一色,秋天的芦荻轻舞飞扬,冬天的候鸟天堂的景象。

  鄱阳湖拥有丰富的鸟类和鱼类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白鹤和东方白鹳的越冬地,鄱阳湖也因此被誉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万类家园”。在这里还陈列着白头鹤、中华秋沙鸭、江豚、扬子鳄等400多种动、植物标本。

  

  第二展厅:

  折射鄱阳湖的发展场景

    

  20世纪60年代,鄱阳湖流域就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和最古老的陶器,此后,用于生活、生产的各类石器、陶器、骨器也陆续发现,表明赣北鄱阳湖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展厅再现的万年仙人洞人生活场景、复原的瑞昌铜岭矿采矿场景,勾起人们对鄱阳湖地区当年生产生活的回望。

  在这里,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成了中华文明的大动脉,舟船如织,生生不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开发渔场、掌握渔汛、养殖鱼苗、加工鱼食,还创造出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开港立禁之生产方法。

  宋至清代江州鱼苗的销售路线图、九江鱼苗养殖工具、鱼苗不同成长期的标本等,将鄱阳湖流域沃野千里、鱼米之乡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展厅:

    演绎鄱阳湖的历史人文

  

   

  方国传说、“吴头楚尾”之说、秦属九江郡、汉代分属豫章、鄱阳郡等,鄱阳湖区从“荒蛮服地”到纳入明清统一的“江西行省”管辖,历经了漫长的行政演进过程。

  这里,不仅养育着千千万万的湖区子民,还涌现出灿若星辰的名贤宿儒,留下了繁华似锦的历史文化遗存。

  吴芮、徐稺、陶渊明、董源、晏殊、彭汝砺、“四洪”、赵汝愚、姜夔等众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翘楚,他们在各自领域或独树一帜,或独领风骚,为社会繁荣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风云谲变、群雄逐鹿,这里是元末朱陈大战主战场、湘军太平军大战地、近代“二次革命”誓师地……

  

 第四展厅:

  呈现鄱阳湖的生态文明

  

  

 

  上天的恩赐,给予鄱阳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

  湖区人民肩负为世界保护“一湖清水”的使命和责任,正在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

  2017年以来,江西积极推进鄱阳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探索大湖流域保护与开发新模式。

  第五展厅:

  再现鄱阳县的灿烂历史 

  

  

  在这里,我们听到看到一个千年辉煌古县的历史回响和拔节生长。鄱阳县位于江西东北部鄱阳湖东畔,湖因县而得名,县因湖而生辉,素有“中国湖城”“富饶之州”的美誉,成为“东南第一洲”“江南第一县”。

  鄱阳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成为“赣鄱文化体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鄱阳过去因饶河的水运兴盛而繁荣,有“八省码头”之誉。宋代的饶州设永平监,是全国重要的铜钱铜镜铸造中心。

  车舟四达、商贾云集,祁门的木材,德兴、铅山的铜矿,景德镇瓷器,以及婺源茶叶等等,都是经由鄱阳运往全国,走向世界,使得鄱江成为“帆樯四达,商贾辐辏”的水运枢纽。

  历史悠远,文化昌隆,境内保存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永福寺塔为国家文保单位,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灌芯糖制作技艺、瓦屑坝祭祖、张王庙庙会、管驿前晏公庙会等反映了鄱阳浓郁的渔乡风情。

  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鄱阳正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中国湖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湖连通”工程,迈出争当“领头雁”、振兴大鄱阳,建设鄱阳湖东岸区域中心城市的坚实步伐。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上饶日报社网络中心-
copyright © 2008 srxww.com ,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夕拾朝花
   第A03版:街谈巷议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专题
   第A06版:芳草地
   第A07版:美食·公告
   第A08版:专题
来这里探寻璀璨的鄱阳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