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明 文/图
“妈妈,这两天天气冷,就不要去远处,就在家门口的街心花园散散步吧!”晚饭后,家住信州区水南街道豆芽巷的赵先生叮嘱70多岁的老母亲说道。
然而在前两年,在家门口散步,是当地居民不敢想的事情。
从前的豆芽巷,是典型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房屋老旧,道路狭窄泥泞,水电设施盘根错节伴有严重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其作为一项补齐民生短板、增强群众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工作,本着“基础类改造实现地下管网畅通、地上空间清爽,完善类和提升类量力而行,立足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原则,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工作模式、积累工作经验,积极打造旧改新样板,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豆芽巷就在改造之列。改造好的豆芽巷,有了新气象,圆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安居梦”。以前的红石土墙被富有特色的赣派风格取代,坑洼泥泞的道路重新铺设,更划分了整齐的停车位,雨污管网重新分布,原本零星散落的果树和一些古树重新修葺了树池,成为一道新风景,还新增了娱乐小广场,实现了改头换面的大变化。
“从前家门口路况很差,车辆随意停放,一到雨天孩子进出都害怕被车磕碰,一定要有人接送他们。老人家更是连门都不方便出,只能在家里小小的空间活动。现在好了,家门口像公园一样又漂亮又干净又安全。老人孩子进出也安全,有了空旷地,大家还一块儿跳个广场舞啥的,生活真是美滋滋!”赵先生和邻居们一块儿竖起了大拇指。
基层声音:
金龙岗居民程舒强:“我们是实实在在享受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红利,老旧社区改造既可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拉动消费,又可以提升城市品质,让我们这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满,这是真正利民惠民的好工程!”
评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回应着老百姓的期待,承载着居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栋栋改造过后的房屋,也是每个老百姓幸福生活的港湾。我们要统筹安排老旧小区改造,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努力绘就一幅幅“梦圆安居”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