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山县仙岩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青年教师,她凭借着对教师行业的一腔热爱,在乡村教师岗位上坚守六年,用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们口中的“缪姐”。她就是入选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的老师缪慧珍。
在同学们的眼中,缪慧珍不只是老师,更是知心姐姐。“在乡村读书的孩子们很多父母都不在身边,有的甚至一年都见不了父母几面。”谈到这些孩子们,缪慧珍总是十分心疼,她说:“细致入微的关怀和嘘寒问暖的关心,虽然并不能完全取代孩子们内心深处对父母亲情的渴望,但是作为老师,看着这些孩子们懂事的面孔,总是忍不住地关心,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只要学生成绩出现波动下滑,我就会跟他们沟通,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帮助解决。比如有的学生遇到家庭问题、同学关系问题……”缪慧珍在分享如何与学生交流的各种小故事中,流露出她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体现了她对学生的细心、耐心与热心。
在生活当中,她是“缪姐”,在学习教研中,她更是“妙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看到更多的书籍,缪慧珍总有“妙招”。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她在跟校领导汇报后,2021年重建了因故废除的“阅读社团”,开展了各种大阅读活动,要求学生不仅会看,还要会读,让学生们尽可能全面发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后,我发现乡村孩子课外阅读知识普遍匮乏,有的孩子家里一本课外书都没有。”缪慧珍详细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后,积极通过“阅读社团”购入包含科学、生活、文学等各类课外必读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知识面。
在仙岩中学,缪慧珍还是学校的监察干事,负责学校教师的廉政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结合师德建设,经常与同事们探讨,让学校的制度管理与情理教育相结合,有序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她时刻注重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向老教师虚心请教答疑解惑;结合新课程标准探究教学新模式、挖掘教材编写意图,她的用心唤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感染着每一位老师。2021年,缪慧珍所带的中考毕业班,语文成绩优秀率在乡镇中学中排名第一,在全县中学中排名第二。
本报记者 陈绍鹏 见习记者 徐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