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稳生
婺源塔岭又称得胜岭,古驿道始于溪头乡上溪头村,通至黄山市休宁县黄茅村,古驿道长20里,沿路均为青石板铺就。因经塔村,故名“塔岭”,里塔坑村头旧有一亭塔,地方人称塔岭洞,是婺源休宁两邑的分界处古遗迹、界碑还在,北接新岭至休宁黄茅,通往安徽屯溪。
里塔坑明末建村,江姓始居于塔岭下的小坑(溪)旁,继有邑内言坑毕姓迁入,该村是婺源与休宁的分界村。直婺源建县以来,属安徽歙州、徽州管辖。1934年,立了块赣皖分界碑,为浙岭之外的第二块界碑。
2013年,笔者拍到了一块“赣皖界碑”,时年放在水池上洗衣服,”正是塔岭界碑 ,据了解,该碑刻有“赣皖界碑”四个大字,右边并列刻着“皖省政府移交委员会、赣省政府移交委员会”,还有当时交接双方:皖省政府接收委员、赣省政府接收委员的大名。赣省大员是:“王昭圣、谢尊喜、胡宝深”,皖省二人已经字迹不清了,共是五人名刻。下刻有“勘定”二字。左边落款“民国二十三年” (1934 年),即婺源首次划入江西管辖当年。碑刻中大小两个“赣”字,都有人为磨损的痕迹,已不清晰,应返赣后婺源人心不甘落,要求回皖的历史见证。
上溪沿古道前行3华里,路旁石壁上有一天然的“牛鼻”腾图之像,传说石壁里面藏着一条金牛,需要百岁的姑娘,米糠搓成的绳才可以牵牛出来!这也是溪头牛的来历之一。前行五里处有一路亭,又称强盗亭,盖因旧时有不二之徒在此打劫过往客商。五里亭前是一古石拱桥,曰永安桥,以前村人迎送家人外出务工经商于此止步,永安永安,祈福村人平平安安之意也。古驿道沿途有白米下柜、大冲、百丈冲三处瀑布群。最为壮观的是百丈冲瀑布,它与众不同,因出水口小,大水时可喷出50米远,水成了云雾,相当壮观。驿道正对着瀑布的是一座古桥——云梯桥,云梯桥连着的就是塔岭最险的地段——“百丈冲岭”,石阶沿山盘旋而上,外侧是悬崖峭壁,让胆战心惊,据《上溪村局记》记载,“百丈冲岭”的路面和石栏杆为上溪村程兆第和她七旬的母亲出资修建,共安珠石柱81座,青石板81块,共35丈,所有路面皆请石匠平整以后铺上石板,据说上溪蛟池寺庙的僧人诚一,募化几十年,不断出资修复这段驿道,石栏杆后被文革造反派当作四旧破坏,只留下十几米了。瀑布上游3华里处到达里塔坑村,该村像住在船里一样,水无出口。传说夏禹治水年代,劈石开河,水流向“百丈冲”。
自古塔岭一条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正德”八年,休宁令唐勃利用塔岭如此险峻地形在此伏击“姚元洞军”全歼王浩八的部队,由此塔岭又称得胜岭。据说岳飞当年也是由此进出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