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在教学中不能单纯仅凭“减量”作为“双减”政策的落实,要力求在“减量”的同时保证“质”的水平。这就很考验教师作业布置的能力,既要兼学生课后作业巩固练习的必要性,又要顾到学生在顺利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有足够的课余时间。
笔者采用“量的减少,质的提升”方法。这种方法最直观的体现在字词作业上,从一开始的三五遍,到现在的一遍,减少量的同时要求提高字的工整度,这一点极其重要。此外,笔者还实施了“量的分散”,逐渐减轻学生的负担。当上完一篇课文的第一个课时,一般布置五道选择题加一道与课文有关的解答题,这对于学生巩固课文的基础知识完全足够。等第二天全部结束了这篇课文,便可以布置一篇相关的课外阅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最后,笔者会每三天找一篇趣味性、短小的文言文,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一起分析订正。在笔者看来,文言文练习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慢慢适应、习惯。
“双减”政策的践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学校、家长三方的配合,逐步推广实施,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慢慢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乐在其中。(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