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学华 文/图
春天里,天气逐渐转暖,又到了野生蘑菇采摘的好季节,尤其是第一声春雷响起后,山里的蘑菇都会一股脑的从地里钻出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野蘑菇可是乡里人家珍馐的食物,农家人都会起早到附近的荒山野地去采野蘑菇,改善生活。
“快来看看,野生的松树菇,很香的,吃起来味道鲜美,卖20元一斤。”3月22日,记者在广信区第一菜场,看到菜农曹如林正在兜售自己采摘的野生蘑菇,大大小小形状如雨伞,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询问购买。今年63岁的曹如林告诉记者,他的老家是广信区湖村乡的,这几年每年春天都会采摘野生蘑菇到县城卖,一是打发空闲的时间,二是顺便赚些钱补贴家用。“现在采蘑菇是一种乐趣,以前则是为了生活。记得五六十年代,每年的阳春三月,深山老林里就会长出各式各样的野生蘑菇。这时村里的人们背着小箩筐,结伴进山去采蘑菇。采蘑菇也有经验,有的蘑菇可以采食,有的有毒不能采食,特别是颜色鲜艳的蘑菇要注意,大部分是有毒的。太阳偏西了,时间差不多了要准备回家,大家呼唤着集中在一起,一位比较有经验的长者,检查一下大家采的蘑菇,看看有没有有毒的蘑菇。一般无毒的蘑菇,大多数是白色、黄色或茶褐色的。最好吃的是牛肝菇、松树菇等。这些山珍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留在永恒的记忆中。现在人工也会培育出各种各样的菇类品种,但毕竟失去那种纯天然的味道。”曹如林说。
此时一位中年妇女,她挑选了1斤松树菇。在她的记忆里,父亲采野蘑菇很在行,清楚哪山哪地野蘑菇多,小时候她常跟着父亲上山采摘蘑菇。三月春雷响后,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带着她上山采野蘑菇。父亲拎着竹篮子,她拿着小铲子,唱着《采蘑菇的小姑娘》,高兴地跟着父亲采野蘑菇。父亲找蘑菇很在行,半天不到就采了大半篮子,当时的那种喜悦心情,别提有多么的兴奋。每当采野蘑菇回来,母亲洗净后,再放到锅里略微煮一下,去掉碎质杂味。假如采得多,一部分用棉线穿起挂在屋檐下风干,待到秋冬的时候再拿出来炖肉、炖鸡、炖香肠。新鲜的蘑菇,要么炖鸡,要么肉炒,要么红烧,要么做汤,不管怎么烹调,都是满屋飘香,吃起来嫩滑爽口,至今回忆起来还馋涎欲滴。“有时候家里实在缺钱用,我和妈妈便把蘑菇拿到集市上去卖,卖得几元钱,补贴家用。”她说,在那个年代里,蘑菇不值钱,想吃了,就到山里随便采,拿到市场上去卖钱的极少,因为太多,不好卖。那时候,人们有的是时间,缺的是钱,蘑菇好吃,山里多的是,谁也不愿意花钱买,都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现在野生蘑菇好卖得很,不论头天采多少,第二天都是卖得光光的。
“童年的趣事,就像是脑海中的珠贝,时常会在我们的记忆中闪现。关于采蘑菇,还有许多的趣事——那段快乐的童年时光,都被我永久地珍藏。”熊梨英说。
新闻链接:
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广,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有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所以,采摘和购买蘑菇要分辨仔细。江西的蘑菇包括松树菇(也叫琼毛菇)、野生香菇、白菇、茶树菇等,可食用。食用注意方法: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炒熟炒透后再吃;吃蘑菇的同时不要喝酒;出现症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