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建 阮晔 文/图
我市已经吹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集结号。根据方案,我市将从 2018 年起至 2020 年, 在市中心城区 (含信州区、广丰区、上饶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组织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重点解决思想认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市容环境、环境保护、群众参与、责任落实等七大问题,全力以赴争取创建成功。健康素养监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不仅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还被列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城市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市开展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可以准确获得我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情况,有利于构建全市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家和省、市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组织协调,构建健康饶城。今年我市的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项目涉及全市所有12县(市、区),直至乡镇与街道,村和居委会,抽样常住人口,多个层面、多个单位、多类人员。各个监测点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方案,明确了项目管理部门,落实项目执行人员,强化责任意识,精心部署,保证所有抽调人员都能专注监测调查工作。上饶市信州区沙溪镇常住村民李梓发告诉记者,健康素养监测调查,还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对健康生活的认知,学会了一些应对常见疾病的健康知识。
完善监测体系,打造医疗队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了全民健康素养的总体战略主题与战略目标,并提出要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是健康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全国性项目,2017年已经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除之前的健康教育工作之外),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实施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制定有利于健康的公共政策。我市各个县(市、区)正是以此为契机,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体系,其中包括监测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创建稳定的监测队伍来充分做好监测工作。
强化质量控制,加强经费管理。监测调查工作对协调、质控、调查人员的统筹协调、现场调查、各环节质控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我市各级工作人员,全员参加培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方案精神,从2017年开始,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增加了5元钱的经费,根据省卫健委的要求,其中用于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经费不得少于0.8元。我市将健康素养监测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优化使用,专款专用。
据了解,我市各级卫健委基层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对项目点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随着监测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日常内容,监测工具将成为必备设备,平板电脑的使用大幅提高调查质量与效率,节约调查人员的时间与精力,进而节约项目经费。全市各地也启动了监测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项目的方案要求,确保调查工作有力有序推进,保障健康素养监测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