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对于肿瘤化疗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长时间的化疗或大量的营养支持,往往造成患者末梢静脉的栓塞或硬化,加之容易出现药物外渗及组织坏死的情况,患者痛苦万分。日前,上饶市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黄战荣主任采用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技术,仅在患者胸部皮肤下植入一枚纽扣大小的“静脉输液港”,便为61岁的乳腺癌患者姜大妈筑起“保护港”。
姜大妈是信州区一名退休人员,2007年9月13日,她在上饶五院胸外科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在该院肿瘤二科行针对性放化疗,病情控制良好。今年2月5日,她第4次找到肿瘤二科吕宇主任求治。考虑到长期化疗对外周血管刺激较大,为最大程度降低损伤,吕主任建议她行输液港植入术,并请来疼痛科黄战荣主任会诊。在综合评估姜大妈的病情,并征得她全家同意后,2月10日,黄主任成功地为她施行了静脉输液港植入术。据了解,输液港是国外发达国家首选的中、长期输液工具,这种专门为需要长期及重复输液的患者设置的输液港,可终身携带,亦可根据病情随时取出,成为输液通道的“保护港”。
黄主任指出,输液港主要适用于多疗程静脉化疗、完全肠外静脉营养及长期输液等患者,能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静脉穿刺的难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并且患者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沐浴、自由活动;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保证了患者自我形象的完整,不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与其它静脉通路相比,具有留置时间、维护间隔时间长、感染率低等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据悉,此项技术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开展成熟,并逐步取代PICC作为中长期输液患者的首选。目前80%输液港用于癌症治疗,而高达60%的输液港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其他应用人群依次为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卵巢癌、结直肠癌。
(潘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