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2日

银幕情

三月中旬的这一天,春的气息是那么浓厚,阳光洒满了鄱湖,我从大都市上海踏上了鄱阳湖水乡的归途。一路上的绿意盎然,仿佛都在诉说着家乡的故事。

傍晚时分,邻家的小孩兴奋地跑来,说县电影公司今晚要来村里放电影。我好奇地问:“放什么电影?”他眨巴着眼睛,说:“《水乡春晓》。”这四个字犹如一记重锤,击中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这正是我担任编剧的电影。我笑了笑,对小孩说:“自己的作品,当然得去看。”话语间,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晚饭后,我走在通往乡场的路上。夜幕渐渐降临,乡场上早已是人头攒动。那块熟悉的银幕,已经高高挂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乡亲们得知是我写的电影,都特地前来观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好奇。

我站在人群中,感受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那银幕上跳跃的光影,仿佛带着我穿越回那个年代。那时的农村,文化生活如同干涸的河床,难得有几滴甘霖。而电影,便是那难得的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每当听说有电影放映,我便会雀跃不已,仿佛整个世界都亮堂了起来。

那是1970年的腊月,我才6岁。那夜的星空璀璨夺目,如同撒满了钻石的深蓝绒布。我与爷爷、二叔一同坐在乡场上,目光紧随着银幕上放映的电影《英雄儿女》。那时的我,对电影还一无所知,只是被那闪烁的画面和激昂的声音深深吸引,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电影开始了,我们三人全神贯注地盯着银幕,仿佛被那光影的世界牢牢牵引。爷爷虽然不识字,但他深知知识的力量,于是请来了当村小老师的二叔在一旁为我们解说。当二叔介绍到“编剧”这两个字时,我好奇地望向爷爷。爷爷轻轻地摸着我的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说:“要是我孙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写电影的编剧,那该多好啊。”爷爷的那句话,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田。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一个站在光影背后的编剧,用文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梦想与故事。

为了儿时那个纯真的电影梦,我从未有过丝毫的放弃。1982年,当我身着军装,在部队服役期间,便毅然参加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剧本函授学习,渴望用文字编织光影的魔法。1986年转干后,尽管工作繁忙,但我始终坚守着对电影的那份热爱,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写电影剧本。时光如流水般匆匆逝去,岁月在我的笔尖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今,我自豪地成为了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更让我感到荣幸的是,我创作的电影剧本已有二十多部被搬上了大银幕,与广大观众见面。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大银幕上熠熠生辉,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那个儿时的我,那个在祖父的牵引下,对电影充满无限憧憬与向往的我。而当这些画面在家乡的土地上上映,与父老乡亲们共享时,我的心中更是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感动。

电影落下了帷幕,带走了乡亲们的笑声与掌声。我站在原地,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久久不愿离去。多年以后,每当回想起那个夜晚,我都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暖与感激。是爷爷的那句话,点亮了我心中的梦想之火,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力量。目光所及,那块银幕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明亮而耀眼。它仿佛是一面时光的镜子,映照出我童年的记忆与梦想。同时,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伴随着淡淡的感伤。如今,祖父已经离世五十余载,我也已步入老年。站在乡场上,凝望着那块熟悉的银幕,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我仿佛又看到了祖父那慈祥的笑容,听到了他那熟悉而温暖的声音。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块银幕,它更是我与故乡、与祖父、与儿时梦想的纽带。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我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每一次站在这里,我都能感受到那份与故乡、与亲人的深厚情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与祖父一同观看电影的夜晚。

乡场上,又挂起了银幕。而我,也将继续前行,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与热爱。我会用文字书写故事,用光影描绘人生,将更多的感动与温暖传递给观众。感谢那块银幕,感谢祖父的期望与祝福。我会一直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让故乡的乡亲们为我骄傲。乡场上的银幕,将永远是我心中最亮的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史俊

--> 2025-03-22 1 1 上饶日报 content_19932.html 1 银幕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