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5日

候鸟粮仓

史俊

从南昌出发,车辆缓缓向东北方向的余干县驶去,穿越过城市的喧嚣与繁华,逐渐融入了鄱阳湖畔那片广袤无垠的田野之中。车窗外的风景如同流动的画卷,一幅幅展开,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稻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 。鄱阳湖,这片镶嵌在中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以其浩瀚的水域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傲居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之列。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以及白鹤等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每当候鸟迁徙的季节来临,这片湿地便化身为羽翼翻飞的乐园,百万只鸟类在此汇聚,它们或翱翔于天际,或低掠水面,共同编织出一幅壮观的生命画卷。

此行直奔康山垦殖场插旗分场。这里是著名的鹤的故乡。白鹤,这些拥有纯洁羽翼与高贵灵魂的生物,在这里留下了它们轻盈的足迹,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民间非遗故事“白鹤的传说”。插旗分场,或许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但它却是候鸟迁徙路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站。这里紧邻鄱阳湖,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稻资源,是候鸟们越冬的天堂。每年秋冬季,白鹤、白枕鹤、天鹅、大雁、野鸭等珍稀候鸟都会如约而至,它们从远方飞来,在这片土地上栖息、觅食,为漫长的迁徙之旅积蓄力量。

一大早,我便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来自海内外的许多候鸟爱好者和摄影师。他们手持长枪短炮,为一睹候鸟起飞觅食、嬉戏飞舞的壮观场面,铆足了劲。人鸟和谐的景象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几年前深秋,鄱阳湖的水位久久没有回落,导致候鸟们赖以生存的苦草难以寻觅。于是,这些远方的来客不得不鼓起勇气,悄悄踏入了周边那片丰收在望的稻田,寻找一丝生存的慰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访客”,农友们的心中不免泛起了涟漪。他们本能地想要保护自己的辛勤劳动成果,但在这片充满智慧与温情的土地上,他们选择了以一颗宽广的心去重新审视与候鸟的关系。

他们深知,人与自然,就如同牙与舌,即便偶有摩擦,也应以相互谅解为贵。于是,一场关于共生与共享的对话在这片稻田上空缓缓展开。经过深思熟虑与交心通气,农友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为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他们愿意做出牺牲。于是,他们决定每年特地留出1000亩晚稻,不割不收,任其自然成熟,化作候鸟的天然粮仓。这份决定,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无疑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也是对自然的一份敬畏。

在这片特意保留的粮仓之地,插旗分场的农民们并未因放弃成熟的庄稼收割而遭遇收入的缩减。反倒是这方天地的慷慨让渡,悄然织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旅融合的动人画卷。他们的这一善举,犹如磁石,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观鸟爱好者与摄影师纷至沓来,探寻那羽翼下的秘密与自由。江良清,这位昔日的种粮能手,如今却多了一个别致的称呼——“鸟导”。他将自己的知识与热情融入了这份新的身份中,带领游客们一起探寻候鸟的奥秘。自去年起,游客的脚步便未曾停歇,日复一日地增长,直至元旦佳节,人数已蔚为壮观,日流量突破万人大关。

谈及这一新身份,江良清的言辞间流露出的不仅是自豪,更有对这份意外收获的深深感激。他开始沉浸于背诵那些鸟类独有的名词,深入探究候鸟迁徙的奥秘。这一行为,已悄然成为当地粮农与导游们竞相追逐的新风尚。他们仿佛是在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耕耘着这片土地。只是这次,他们播种的是知识与热情,收获的是人与自然间那份最纯粹的情感与共鸣。

为了深情守护粮农的辛勤果实,康山垦殖场作出了一个温暖的决定:对每年特意保留作为鹤群冬日粮仓的1000亩稻田,由总场给予农民相应贴心的补偿。

走在插旗分场的田埂上,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壮丽的景象。那1000亩未割的晚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秋风的吹拂下翻涌着金色的波浪。而在这片稻田里,成群的候鸟或低飞或觅食,它们或白或灰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此时,霞光中一支吹奏着古老唢呐的迎亲队伍从远方缓缓走来。为了不惊扰到正在田间悠然觅食的候鸟,迎亲队伍特地舍近求远,改变了原定的路线。我驻足停留,静静目睹了这一温馨场景。队伍中的一位老者自豪地向我介绍道:“候鸟也是我们的亲人,今天,我们迎接的是两份珍贵的亲情。”在远去的唢呐声中,一只丹顶鹤优雅地落在稻穗上,用它那细长的嘴轻轻地啄食着稻谷。不远处,几只大雁正悠闲地游弋在稻田旁的水渠里,它们时而低头觅食,时而仰首高歌。这一刻,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共生的童话世界。

“人鸟共家园” 。如今,插旗分场那千亩未收割的水稻,宛如大自然精心铺设的金黄色地毯,静静地铺展在大地上,成为了候鸟们的世外桃源。白鹤翩翩,与其他候鸟一同在这片天堂里自由翱翔,它们或低头觅食,或嬉戏追逐,或振翅高飞,演绎着一曲曲生命的赞歌。这番景象不仅吸引了无数观鸟游客的目光,更让摄影爱好者们流连忘返。他们用镜头捕捉下这份纯净与美好,将这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永远定格在了记忆的画卷之中。

据余干县康山垦殖场党委书记余恒盛介绍,目前在此越冬的鄱阳湖候鸟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6.6万余只。这片土地不仅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也让插旗分场因此在全国声名远扬。夕阳西下,我站在田埂上远眺,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更加壮丽。我深知,这片粮仓不仅滋养了候鸟,也滋养了人们美好的心灵。它让我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面,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这个共同的家园。

插旗分场的农民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爱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告诉我们:保护自然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做起。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自然,大自然也会以它独有的方式回馈我们。它不仅是候鸟的乐园,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插旗分场的农友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自然、爱护自然,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在这个星球上,人类与自然本就是命运共同体,只有和谐共生,才能共同书写出生命最绚烂的诗篇。

--> 2025-03-15 1 1 上饶日报 content_19722.html 1 候鸟粮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