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新岗山镇有一支活跃的“她力量”,她们创造视野里的美丽风景、舌尖上的美妙滋味、巧手中的美好工艺,在富有“妇”字号辨识度的工坊中,引领着更多女性解锁增收密码,搭上致富快车。
“家门口”搭建“致富桥”
走进位于新岗山镇占才村的沛翔制衣“巾帼共富工坊”,笔者看到,在女经纪人王细英的指挥下,十多位妇女熟练地进行服装整理和包装工作。
“我们工坊主要从事男性服装制作,工艺比较简单,适合家庭妇女,做一两次就能上手。工坊里每人一天能做1000多件,按件结算每月能拿6000元以上。现在工坊里共吸收了110名农村女性就业。”王细英介绍道。
在新岗山,这样的“巾帼共富工坊”不是个例。近年来,新岗山镇积极推动“巾帼共富工坊”载体建设,将相关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农村,吸纳农村女性就近就业,推动“富余劳力”就地转化为“富裕动力”,一年内便在全镇连点成线、全域开花。截至目前,当地已建成“巾帼共富工坊”81家,带动1800余名农村女性上岗就业增收。小小工坊打破了不少农村女性的人生“天花板”,撑起致富的“半边天”。
“她力量”助力“就业梦”
新岗山镇妇联以“巾帼+”组团挂钩、“一对多”专员联系等服务模式,开展“政策到人、辅导到岗、代跑到家、指导到坊”的“四到”服务,组建了联坊巾帼服务小组,定向联动辖区内的“巾帼共富工坊”,针对赋闲妇女累计开展走访860余次,实施特色服务项目20余个,实现吸纳妇女就业、助力妇女创新、保障妇女权益、丰富妇女生活“四合一”。
新岗山镇妇联副主席吴萍在小组中担任“联络员”角色,负责对接“巾帼共富工坊”的“零工市场”,提供政策咨询、临时就业、岗位供求等公益性就业服务。“在工坊内,大家通过培训实践就能学到基本的制作技术。我还会根据个人特长,向她们推荐其他适合岗位。现在大家招工、找工作都知道来工坊。今年春节过后,又有58名妇女到‘巾帼共富工坊’就业。”吴萍说道。
“小工坊”练就“新手艺”
“我们要先按照布料纹路沿线裁剪,之后缝纫就会更加方便……”在新岗山镇农创园瑞吉“巾帼共富工坊”,工坊负责人齐丽娟正向10多位妇女介绍门帘的制作手法。工人们双脚踩着缝纫机,“嗒嗒”声不断。装杆子、贴胶带,她们手上动作娴熟麻利,一张张布艺成品很快便制作完成。该工坊精于门帘、布帘、桌布等精致布艺产品制造,它从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现在300多平方米的较大工厂,日发货量稳超700单。
“这几年市场对门帘布艺的样式需求趋于多样化,精加工利润相对较高,企业对有缝纫手艺的熟练女工需求很大。”齐丽娟介绍道。
针对用工缺口,新岗山镇以“巾帼共富工坊”为依托开设“共富学堂”,推出“集中培训+订单就业”的形式,围绕电动缝纫机操作、布艺加工、服装加工、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多个领域进行教学,在链接人力资源、解决就近就业的同时,帮助农村妇女掌握一技之长,目前共开展集中培训4次,惠及160余人次。(王有林 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