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军
河边公园还没有灯光照明,借了彩虹桥上的彩灯光亮,依稀见路,离彩虹桥越远便越朦胧了。彩虹桥上,建有两道彩虹般高高的拱形管道,每道管道两侧密密垂下长长的金属拉杆,拉住桥体。每一根拉杆上隔几米就有一盏彩灯,由下向上,每一层级的彩灯空间高度相同,不同角度看,呈现出不同的灯光造型。远看,彩灯密如繁星,变换着色彩,红、黄、蓝、绿,依次变换,循环往复,不断地向附近的夜空、河面、公园,洒着缤纷的光彩。
公园建在倾斜的河边沙滩上,保留了原有的高大树木,除去杂草,统一铺植草皮,绿草长出来了,比以前的杂草整齐多了。河边小路浇上柏油,平整干净。河面平静,小鱼或者别的水中小生物在水面上弄出一个个小圆晕。“哗啦”一声响,那是较大的鱼跃出水面,旋即又恢复了宁静。草地上却是异常热闹,蟋蟀不停地“唧唧唧”地响,油蛉不停地“叮叮叮”地弹弦。蝉见了光,也“吱吱”地叫一会,又歇一会;此时,置身此地,让你感觉是在听轻松的大自然的交响乐。
河边有钓者,静静地注视着水中的光标。有的钓者抽烟,烟头忽明忽暗。一抹矮山树木蓊郁。钓者等待着光标的颤动。
第二天夜里,我带小儿子又来公园。夜空灰蒙蒙的,不见星星,又见钓者,他们说普通话。水面浮着光标,一个中年男人立即提竿,钓着一条鱼,线收过来,把鱼放进身边水桶。他又挂上鱼饵,甩出鱼钩,光标横在水面上,旋即自动竖起来,浮着。
草坡斜斜,有老钓者额前戴着头灯,忙着给一把钓竿上饵料,上好饵料,站起来,往河里抛钩。他竿上的滑轮轮“咝咝”响,“啪”的一声,落在河中央。“哈,抛得远。”他自言自语。老钓者脸庞瘦削,脸黑黑,胡须拉碴;一件皱皱的T恤拉开领子,身上长裤也皱皱。“刚上了一条鱼,没拉上来!”他对我说,声音爽快有力。他说,他今年71岁了,喜欢在河里钓鱼。
滑轮又“咝咝”响。“有鱼了。”老钓者说。他立即起身提竿,钓线绷得笔直,鱼竿拉弯了。“上钩了,上钩了。”他嚷着。我把抄网递给他,他左手握抄网,右手收线。他走下斜坡,一条大鱼挣扎着,抄网伸到水下,往上抄,抄住了鱼。他说,这是一条白鲢。
他给鱼钩上料。他的鱼钩有一圈钓线,顶端挂着一个小金属圆环,圆环四周挂下十余个钓钩,鱼料制成小正方体,中间一小孔,钓线穿过。他说,鱼张大嘴巴吸饵料,顺势也把钓钩吸进去了,只要吸进一个钓钩就成了。他又把鱼钩甩到河中央。
老钓者住燕子窝,他说他喜欢吃鱼煮豆腐。又过片刻,他的滑轮又咝咝转动起来。“有鱼了。”他说。他眼疾手快,提竿,拉线,大鱼在水里翻动。
钓鱼是普通民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金沙溪鱼多,沿河的民众常在夜里垂钓,享受金沙溪别有韵味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