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环评批复,环评报批手续还很简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环评服务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在饶发展的信心”,近日,上饶某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去年以来,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能职责,以作风建设破题,结合查办的弋阳生态环境局原副局长邵某某案,督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化以案促改工作,深入推进环评审批领域问题系统施治,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认真研究市县两级层面生态环保的审批事项清单和审批办理流程,发现主要存在管办不分、拖延受理等廉政风险。通过把握环评审批权力运行的特征、找准权力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整治举措。”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组长表示。
针对“管办不分”问题,该纪检监察组推动驻在单位出台《上饶市生态环境局环评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及相关监管措施》,将环评报告技术质量把控由审批部门转为技术服务部门负责,解决原环评审批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问题,实现“评”“批”分离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筛查比例”和“引进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强化对环评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推动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制度执行,大大压缩“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空间。
针对“拖延受理”问题,该纪检监察组下沉至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展常态化驻点监督,详细了解审批受理情况,督促相关科室严格执行承诺审批时限。此外,同步推动创新审批方式,对小微企业开展“打捆审批”“免费送达”服务,为小微企业减少80%的环评编制费用,做到更便民更节约。(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