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上饶东信第五医院姜建泽和科室其他同事一道,牢记“心系患者,挽救生命”的服务宗旨,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细致负责的护理服务,挽救了众多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姜建泽,1984年出生在余江县马荃镇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从小就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实耳濡目染,对老百姓的疾苦有切身的感受。在赣南医学院,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理论,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市立医院实习时,别人实习时间是十个月,他却在市立医院待了两年半,后来姜建泽到了广丰仁济医院工作。当时这家医院规模虽然较小,只有一个综合内科,但业务广而杂,而且比较忙。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了大量的创伤、卒中、胸痛和呼吸衰竭病人。“真枪实弹”的医疗战场,倒逼着他快速成长。五年后,姜建泽担任了这家医院的业务院长兼内科主任。但面对一些特殊的重症病人,他还是感觉无能为力。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2014年,姜建泽主动要求到上海仁济医院心内科重症心内监护室和综合ICU进修学习了半年,技术水平和实操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为了寻求更高的突破,2018年,姜建泽自费到省人民医院重症ICU进修半年。学成归来,姜建泽加盟国家级三甲医院——上饶东信五院。原重症医学科专家戴巍主任对他手提面门,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地带他、教他。渐渐地,各种创伤、重症感染、呼吸窘迫、中毒、脓毒血症以及术后的处理,他都游刃有余。CRRT技术、人工肝技术,他也得心应手。2022年1月,姜建泽又去南昌二附院进修了3个月,熟练掌握了体外膜肺和经肺热稀释技术。
61岁的杨思水,因反复胸闷心悸不适入院治疗,在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冠脉搭桥术,曾经两度出现梗阻性休克。第一次是心包填塞,由心外科及时进行了处理。第二次是胸腔积液,已呈多脏器衰竭状态,按常规评估,死亡率达75%。病情进展迅速,极其凶险。但患者的家庭背景和成员关系比较复杂,如果沟通不到位,抢救无效的话,很容易出现医患纠纷。面对双重压力,姜建泽抱着只要患者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的信念,耐心细致地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与兄弟科室以及其他同事一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CRRT、强心利尿、维护内环境等治疗,把脏器功能维护好。终于把杨思水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得到了患者和亲属的认可和好评。
近日,一位60多岁的车祸患者住进了重症医学科。3月7日发生车祸,10日发生迟发性脾破裂,在外院手术台上进行心肺复苏后72小时,转入五院重症医学科,当时的情况是心肌受损、肝脏受损、肾脏受损、多脏器衰竭等。患者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怕落个人财两空,便想放弃。但姜建泽明确告诉他们,生的希望还是有的!在姜建泽的鼓励下,患者家属答应继续救治。经过姜建泽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患者各项生命指征都基本趋于正常,平安度过了危险期。患者家属感激地说,他妈妈能捡到这条命回来,真的要感谢姜主任的执着和精湛的医术!(祝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