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欢
为了让残疾人在家门口享受精准康复训练,有效提高和改善该群体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近日,信州区残联在茅家岭街道景苑社区内新增了一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点(残疾人之家)。据悉,该站点不仅配置了20余件室内外康复器材,还配备了专业康复医生,帮助残疾人熟悉康复器材,指导其根据自身需求和身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康复训练太方便了,而且这里的康复仪器很齐全,还有专人指导,非常好。”3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景苑社区内这家新建成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点时,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社区居民周先生说,自从家门口建起了残疾人康复站点,他几乎每天都来进行康复训练。
在该站点,记者看到,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器、下肢功能车、上肢多功能磨砂板等专用康复器材一应俱全。同时,站点内还配有无障碍机器人“小联”,它不仅能为残疾人介绍各类康复器材的作用,还能为残疾人提供精准的器材使用说明,残疾人可以通过机器人“小联”电子屏幕选择单个器材的介绍,也可以通过语音对话了解每个康复器材。此外,为了方便残疾人通行,该站点随处可见无障碍通道以及无障碍扶手。
据信州区残联康复股股长颜铭君介绍,为满足残疾群众的实际需要,该站点还提供康复档案建立服务,对需要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对症制定康复、训练方案。同时提供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与残疾人深入沟通,提振残疾人对康复训练的决心、对生活的信心。
“康复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除了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较大的经济支出,特别是因病致贫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目前站点提供的康复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减轻了残疾人的经济负担。”颜铭君表示,像这样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点,饶城已建成5处,真正把康复服务送到了残疾人身边,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精准康复服务。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点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辖区残疾人康复训练网络,持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