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寒假过后,江西医专第一附属医院迎来一波就诊小高峰。各种眼疾患者,包括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眼底病、眼表眼眶疾病、屈光近视以及验光配镜、干眼症、结膜炎、眼外伤等不同需求患者“扎堆”就诊。据医护人员介绍,老年患者与学生患者占据假期就诊“主力军”。医生提醒,近视防控就是和时间赛跑,持续定期地检查很重要,尤其一些近视防控误区更要注意,保护眼健康刻不容缓。
误区1
电子产品辐射,导致近视度数涨得快
很多人都说,度数涨得快,都是电子产品辐射害的。其实,这个说法很片面,近视发生原因复杂,现在很多孩子玩手机,玩平板电脑,越凑越近,近距离用眼太多,才是近视的诱因。
在门诊,小学低年龄段患儿不少,大都集中在小学一、二年级,这个年龄段的患儿有一个共同特点,爱看书。事实上,无论是玩手机、看书、做手工,都可能导致近视,家长要注意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和休息间隔,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
误区2
假性近视拖一拖没多大关系
“之前,学校体检时孩子视力4.8,后来检查视力为4.9,孩子视力明明在好转,这次咋要戴眼镜了?”很多人认为视力4.9、4.8,问题不大,肯定是假性近视,拖一拖没多大关系,但实际上,近视防控不看视力,而是看散瞳后的屈光状态,视力正常不等于屈光正常。视力好,不代表不会近视。视力检测以检测眼轴为标准,千万别等孩子近视了,再匆忙就医。
误区3
不想过早戴眼镜,等看不清了再戴
戴眼镜太难看、戴眼镜会导致眼球凸出……由于各种因素,很多患儿和家长排斥戴眼镜,想晚一点戴。医生建议,孩子近视了,应该早干预。干预不是为了控制度数,而是为了控制眼轴过快增长,避免眼底并发症的发生。即便现在有近视激光手术,效果很好,但眼底的整体健康需要从小打基础。
(记者 钟芷涵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