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芷涵 文/图
春节,在万家欢聚时,有这样一群“不归人”,年复一年在无影灯下、仪器设备旁平凡坚守,用行动守望万家灯火,用奋斗的姿态舞出新春“敬业福”,于他们而言,春节是陪伴、是忙碌、是守护。面对又一次过年无法回家,医务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习惯了”。在他们心里,既然选择了医务工作者这份职业,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能为病人减轻痛苦,也是无比自豪的一件事。
为了迎接“龙”宝宝们,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舍弃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幸福时光,坚守在一线为孕妈妈们提供贴心又精细的医疗服务。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静告诉记者,在春节期间,医院保障了足够的人力安排,除了有一线班、二线班,还常态化地设置三线班以及备班,并对出入院的流程进行简化。记者观察到,春节里的妇产大楼,比平时多了一些年味,龙年的窗花、摆台、福字随处可见,还有宝宝诞生日的创意DIY、特别的亲子定制相框……刚给宝宝采完脚印的宝爸吴兵开心地说:“宝宝出生以后医院为我们的小家庭准备了许多新春福利,让我们感到安心又舒心。”妇产大科护士长郑慧说:“在每一个中国传统节假日,我们都会准备一些属于这个节日的特殊回忆,让新手爸妈感受到节日的文化氛围,也给新生命的到来留下一些宝贵回忆。”正是这些“细节”,让春节里的医院变得“珍贵又温馨”。
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只是我市医务工作者在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一个缩影。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还有许许多多坚守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们。手术室、ICU、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都是24小时待命,节日期间的每一天,大家都在“备战”和“迎战”的状态中度过。街上灯火通明、鞭炮齐鸣,但手术台旁和病床边的他们,用一颗火热的心守护着患者生命安全、平稳苏醒。春节期间,我们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些为生命坚守的动人瞬间,体味平凡中的不凡,感悟坚守的力量,收获身边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