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紧盯产业链头部企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企业落户上饶,主要是看中了这里突出的产业优势。”江西彩虹光伏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纪魁表示,在上饶建立生产基地,可以辐射500公里半径内的衢州、金华、嘉兴等华东片区城市,实现企业降本增效,也为上饶打造世界光伏城提供坚实保障。
[一线故事]
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产线全速运转;项目建设一线,工人作业井然有序,项目建设火热推进……
冬日,走进上饶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上饶经开区,处处生机勃勃、热潮涌动:
在晶科能源“智慧大工厂”的切片车间内,数百台切片机整齐作业,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忙碌而有序。在一旁的主厂项目建设现场,设备、人员正在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最后的绿化、亮化等扫尾工程。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公司年营收将突破1200亿元,并带动光伏玻璃、接线盒等产业在经开区集群发展。截至2023年11月,晶科能源光伏组件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GW、全球第一,2023年1-11月实现营业收入1110.6亿元,已成为上饶第一家千亿级企业。
在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厂区门口井然有序停放了数百辆刚下线的各类新能源货车,等待着发往各地。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作业,机械手臂正抓取着汽车部件有序移动,一辆纯电轻卡经多道工序后逐渐展露真容。去年,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上饶基地马力全开提产量保质量,共交付新能源商用车22099台,同比增长77%,主导产品锋锐小卡和星智轻卡累计销量排名全国第一,新能源轻商整体销量行业第一,其中上饶基地投产的新能源轻卡市占率牢牢占据行业第一。
无论是在全球光伏领域领先的晶科能源,还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吉利新能源,他们都是上饶努力构建体现上饶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杰出作品”。
[奋斗足迹]
回归制造业,是城市博弈、产业竞争、科技比拼的必然选择。
我市咬定“工业挂帅”不动摇,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和“三大倍增行动”,加快构建具有上饶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强市。
全面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实际全面提升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溢出转移,着力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2023年1-11月,全市新引进项目480个,签约总额2535.1亿元,其中,长三角项目达254个、签约总额1376.33亿元,分别占比52.92%、54.29%。
壮大提升产业能级。扎实推进光伏切片、组件、发电并网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打造国家级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最具辨识度的上饶产业地标。紧盯锂电行业龙头开展战略合作,加快构建贯通“锂矿—锂盐—锂材料—锂电池—锂应用—锂回收”的全产业链。全力做强新材料集群,扎实推动铜加工产业向高抗拉、高延伸的差异化产品升级,不断延伸“金属功能材料—高端基础件—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条。做强龙头企业,注重建立并持续充实完善分行业、分规模、分状态的重点企业库和重大工业项目库,确保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在库,2023年,全市新增千亿级企业1家,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总数达7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总数达13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好用好晶科能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光学检测中心、大数据科创城等创新平台,推动华东数字医疗工程研究院等科创平台融通创新,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提振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坚持做好省、市“工业项目大会战”和节假日“两不停”等工作,每季度举行工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年底开展一次全市亿元以上工业竣工项目巡查活动,不定期对各地进行项目建设专项督导,推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2023年全市纳入省级“工业项目大会战”重大项目169个、总投资2685.6亿元,项目数及投资额均列全省第二。综合运用“企业特派员”、政企“半月谈”、产业链“链长制”、要素保障推进会等工作机制帮助企业、项目解决困难问题。2023年1-11月,全市企业特派员共收集问题906个,已帮助协调解决894个,办结率98.7%。深入开展“开拓市场万里行”活动,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开展活动673次,促成企业达成销售订单1078.8亿元,有效提高了“上饶制造”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