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风儿吹过茶山 2025年04月13日 

新春新茶新景。

“今天我们是小小采茶妹。”

采摘过秤,辛苦值得。

老师傅手中的技术含量。

慢工出细活。

孩子体验茶制作。

茶文化展览。

春和景明,茶香弥漫。 记者 程晖 摄

本报记者 蒋学华 程希雪 戴越 文/图

春染千山翠,茶香漫云端。清明前后,广信区尊桥乡300多亩的生态茶园迎来“指尖上的丰收”。晨露未散,百余名茶农踏露而行,竹篓中翠芽翻涌,香飘满山,山间处处跃动着春日的“增收图景”。

尊桥乡周坞村的300多亩白茶园,于3月20日迎来了采摘季。如今,每天有100多名妇女在茶园中忙碌,工人们弯腰穿梭于茶林之中,运用单手提采法,轻轻地将最嫩的茶尖摘下,并及时放入小竹篾中,以确保茶叶的新鲜与均匀。她们都是附近周坞村和源塘村的村民。手脚麻利的村民,一天能采摘七八斤茶叶,每斤茶叶的工钱是20元。整个采摘季持续50天,勤劳的村民最多能赚6000元。抬眼望去,连绵起伏的茶山上,满目皆是醉人的青翠。一排排茶树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嫩绿的新芽挤满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

工作人员称重、算钱、登记,一气呵成。称完一批后开始对照笔记本上的名字,一边喊一边数钱。现场接过现金的村民喜笑颜开。周坞村的71岁村民曾春花刚把采摘的茶叶过了秤,半天时间就采摘了3斤,现场领取了60元现金。她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在这片茶叶山采摘茶叶,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补贴家用。

种植管理这片茶叶的上饶白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伟军介绍,整个采摘季,公司要支付七十多万的工钱,参与采茶的包括贫困户和残障人士。公司在中午还提供一顿饭,方便采摘的村民。郑伟军说,因为气候影响,今年的春茶3月20日才开采,比以往晚了十来天。产量减少了约三分之一,但质量却上升了,茶的品质更好。该地产出的茶叶主打品牌是荣获“中国名茶金奖”白眉茶,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形态宛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另外还有明前芽玉、金骏眉、正山小种等品种。茶厂每天制成的干茶成品有100斤左右,足够供应当前的订单量。

如今,这片茶园还成了研学基地。当天,上饶市江光星星幼儿园的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正在这里研学。张老师告诉记者,一是想带小朋友们出来长见识,二是想让他们体验一下茶文化。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